鬼谷子,战国时期人,纵横家的鼻祖,后世尊称其为谋圣。在鬼谷子的学说中,口才是其中重要的一门学问。拥有卓越的口才,可以一言兴邦,成为实现人生抱负的一把利刃。不会说话的人,常常祸从口出,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你问我们说话的目的是什么? 鬼谷子会告诉你,是为了帮助别人! 一 话说在唐代,有一年兖州发生灾荒,老百姓颗粒无收。这时候就有不少地主趁机囤积粮食,哄抬价格。 咋整? 有个叫令狐楚的县官,为这事伤透了脑筋:如何才能让地主们开仓放粮呢?跟这些人已经好说歹说好几次,可他们拒不放粮。 师爷说出了实情:“地主大户们囤积粮食,无非是想哄抬米价,低买高卖。如若他们认为粮食的价格要下跌了,则必然会抛售。” 说干就干。于是令狐楚又找那些地主们“喝茶”。地主富户们以为令狐大人又要故伎重演。结果令狐楚却从没提一个“粮”字。 终于有个张员外按不住了,就试探问:“令狐大人,想必赈灾粮已经解决了?” 令狐楚说:“是啊,朝廷刚调拨了三万石粮食,不日就到,总算解决了燃眉之急。” 一席话让说完,地主们开始紧张起来了。于是慌忙找理由回家,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赶紧开仓卖粮,否则朝廷的粮草一到,粮价必然下跌。 果不其然,令狐楚巧妙的解决了赈灾粮的问题。 就如鬼谷子说的:欲张反敛。想要声张,反而先学会假装收敛。 二 令狐楚聪明的地方就在于懂得正话反说的套路,其实就是“说谎”。这时候想必有朋友会说了:“好人是从来不说谎的。” 如果是为了帮助百姓呢?这或许就需要我们认真思量了。因此,如果为了自己,就不能违反说话的规则,但是如果是为了帮助别人,偶尔说些“善意的谎言”,又何尝不可呢? 这正如鬼谷子说的:说者,资之也。鬼谷子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说话从来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是为了帮助别人。 一个真正的有水平的人,从来都是帮助别人,成就自己!层次越高的人套路越深,悟明白了都是聪明人 老实人性格过于淳朴老实,不懂得说话的门道,往往因此吃许多亏。今天教大家三个说话技巧,让你左右逢源,说话水平大变样。 < 1=""> 注意说话的尺寸 鬼谷子说过:“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意思是跟关系亲密的人说话,如果说话过于见外,会让对方感觉到疏远。跟关系并不亲密的人,话题过于深入,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说话时要根据和对方的关系,决定你们说话的尺寸。跟关系亲近的人,适当分享彼此的秘密,有助于彼此的关系。但如果关系一般,则切忌交浅言深。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将自己的秘密全盘脱出,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如果说话的内容涉及第三人,万一他转达出去,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 2=""> 揣摩对方的情绪 鬼谷子认为,与人交谈时,最重要的就是“揣情”二字。 所谓的揣情,就是揣摩别人的情绪。在谈话的过程中,不能只顾着自己说,更要时刻观察对方的反应。 通过对方的动作或表情,揣摩他的内心情绪。例如,当对方不断东张西望时,说明他的内心还惦记其他重要的事。当他不停抿嘴唇或擦手汗时,说明他的情绪高度紧张。 许多时候,人都会掩饰自己的情绪,此时说话也言不由衷。 通过对方的言辞,往往得不出有效的信息。 但是,下意识的反应却是真实的,通过这些细微的观察,往往更能得知对方真实的想法。 < 3=""> 找对说话的时机 无论劝说对方或是求人办事,开口的时机都至关重要。 找对了时机,往往就事半功倍。 例如,当别人心情烦躁时,无论你说什么,都会自讨没趣。 当对方兴高采烈时,只要你提的要求不是很过分,对方一般都会爽快答应。 同样,在游说对方时,说话的时机尤为重要。 如果你想劝说对方改变想法,就要先了解他现在的想法。假如他对自己的想法坚信不疑,你一见面就提出自己的意见,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先耐心倾听对方的动机,找出对方言辞中的漏洞,慢慢推翻他的想法。当他内心产生动摇时,此时说出自己的观点,一切将会水到渠成。 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说话是一项重要的技能。能言善道的人,往往会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掌握这三个说话技巧,让你的说话水平大变样,人际关系日新月异。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