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柱山游记

 我家住在瘦狗岭 2018-08-21

早晨八点整,我们一行数十人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登上大巴车,向旅游胜地天柱山进发。

车子很快驶出了市区,沿着条平坦的盘山公路行驶。车内的游客很是兴奋,谈笑风生。导游小姐坐于前排,反身向着大家,面带微笑地向我们介绍天柱山风景与人文。讲解完后,她应着游客的要求,落落大方地亮开嗓子唱起名闻遐迩的《天仙配》选段。此曲属于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此戏发源于天柱山所在地安庆市,兴于黄梅县。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其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天仙配》曾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声誉。

我一边听着导游小姐珠圆玉润的清唱,一边透过车窗,欣赏一路旖旎风光。时值春日,但见近旁草色青青,树木苍翠茂盛,各色花儿争奇斗艳地绽放着,煞是好看。放眼望去,远处群山绵延起伏,层峦叠翠,好似一片绿色的海洋。不时从浩瀚的丛林间吹来阵阵清新而凉爽的晨风,轻轻拂在人脸颊上,令人倍感春风殆荡,心旷神怡。

车子沿着逐渐变陡的山间公路往上行驶,到一转弯处时,一座如柱般的山峰凌空耸立,直插云霄。远远望着它,我的内心不禁一阵惊喜。哦,这就是天柱山的最高峰——天柱峰,我一直神往的地方!恰在此时,导游小姐又用她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向我们解说天柱山的特色景点。原来天柱山位于安徽潜山县城西北部,因主峰如一柱擎天而得名。据《史记》、《汉书》记载,公元前106年汉武帝赐封天柱山为南岳,后被隋文帝诏废,但人们仍惯称其为“古南岳”。春秋时又称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盖源于此。此山有45峰、17岭、18崖、22洞、86怪石、18瀑、17泉,其自然景观雄奇灵秀,人文景观纷呈荟萃,极富特色,且历史悠久。其中最高峰为天柱峰,其次是天池峰和飞来峰。天柱峰的名称源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我一面听着导游小姐颇具文采的解说,一面朝天柱峰方向凝望。然车随路转,我的视线时不时为林木山峦所遮挡,故而高耸入云的天柱峰在我的眼前时隐时现,像故意在与我捉迷藏。

二十分钟之后,客车在山脚下一块圆形状的平地上停下。我随着大家一道下了车,立在绿草茵茵的草坪上,环顾四周,只见依山矗立一排排房屋。楼房不高,却是仿古建筑,画梁雕栋,处处透出古色古香的韵味。这些仿古楼宇组成了天柱山一道风景线,规模不大,气势并不宏伟,却有着自身的鲜明特色,令人眼前一亮,赞叹不已。观赏了番眼前独到的景点,我信步踏着铺满草皮、点缀着各色花枝的小径,朝已经招引了不少游客拍照留念的那方石牌走过去。在不加修饰的石牌前,我驻足细细打量,只见浅黄色的方形石块上刻着“天柱山”、“国家地质公园”等几行朱色楷书。正在我凝视之际,我的同伴呼我合影。于是,我回过神,向早已贴近石牌摆好姿势的同伴快步走去。

逗留了一刻钟左右,我又跟着游伴们一同上了车,继续朝目的地行进。不多久,我们便跟随头戴红色旅游帽,手举小旗的导游小姐,踏着麻石砌成的台阶拾级而上。一会儿后,就来到了索道口。很快大家就依次列队上缆车。说来惭愧,坐在缆车上竟有些紧张和心慌了,这也许是因为自己天生有轻度恐高症的缘故吧,我不敢向下张望,只能仰望了无纤云的蓝天,以免自己头晕目眩。我一边听着安装在粗大水泥柱上的喇叭播放的音乐,一边观看着自己脚下徐徐退去的苍松翠峰。随着缆车缓缓向上滑行,山风也愈来愈大,愈来愈清凉了。我浑身都感觉到一丝凉意,鼻子也突然有点塞,却依然不顾一切地吸着,因为对于久在城市中的人来说,是很难有机会呼吸到如此清新如此醉人的空气。

跳下缆车,我和同伴一块顺着平坦的麻石小径,一边赏景,一边缓步前行。转过一个弯,眼前闪现出一泓潭水。潭水绿得奇特,绿得迷人,宛如一块偌大的翡翠。此刻无风,不大的潭面水平如镜。此潭名曰青龙潭,其两翼树木葱茏,林中露出六角状的深红色亭盖,对面是一座不大的拱形桥亭。我们伏在用石块雕成的栅栏上,对着绿得醉人的潭面凝视了好一会儿,然后才动身继续朝前走去。走一段路面的平坦的石径,我们便脚踩麻石砌成的台阶,向天柱峰方向拾级而上。

我一边观赏着路旁的景色,一边赞美着挺拔的青松和粉红色的杜鹃花,赞美着这儿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这儿的松树造型奇特,仪态万千,如飞鹰,如虬龙,如壮士弯腰探海,如美女搔首弄恣,令人赞不绝口。杜鹃花儿也与别处不同,花朵稍小,颜色较浅淡,而且随着海拔高度的提升,色彩逐渐变淡,几乎淡成了白色,只有花瓣中间泛着一丝极淡的红。

登过一段长长的石径,我们来到了旁边一闪仿古的小亭前。导游小姐趁着游客喘气之际,口齿伶俐地介绍景点。有“六月雪”,“龙吟虎啸崖”、“炼丹台”,“南关寨”,“晥公神像”。说到晥公神像,导游小姐扬面朝对面的石峰挥手一指。于是我们就顺着所指方向望,凝神注视良久,方见那灰色的石壁上显出鼻眼,神似一老人,他就是传说中的晥公。接着她又一扭头,指着远处的那座山峰让我们观看。此峰就是飞来峰,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顶有一石长约3丈有余,围长30余丈,高丈余,浑圆如盖压在顶峰,似从天外飞来,石称“飞来石”,峰因石名,峰顶的飞来石,像一顶华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峰顶,令人惊奇万分。这块飞来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天柱山在26亿年前是一片茫茫无际的西海,西海中许多蛇妖鳖精在兴风作浪,扰得民不聊生。后一太上老君路见不平,运用法力从东海龙王处借来一块镇妖石压在飞来峰上,用来镇妖。因此这石在当地人心里是块神石,令他们顶礼膜拜。此峰顶东西有两个触角状的巧石,中间平置一块方桌状的石板,两块巧石像两位老者各自向后微微倾斜,悠闲自得地对弈,故曰“二仙对弈”。望着这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造型,我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拍案叫绝。

在通往神秘谷的途中,我们还顺带看了看南关寨。那是一个长满青草和树木的大山坳,看上去稀疏平常,然而却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据说那是南宋末年义军统帅刘源抗击元军的根据地,当时有十万军队集结于天柱山。不过,英勇的刘源率领军民抗元十八年,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他本人也牺牲在天柱峰下。其实在天柱山上发生的壮烈事件远不止刘源抗元这一桩,在明朝末年张献忠曾多次以天柱山为主战场进行过惨烈的战斗。在崇祯十五年九月的一场战役中,张献忠的起义军战死十余万,天柱山地区是尸横二十余里,极为惨烈。随后朱统锜又以天柱山为据点抗清复明,余公亮也在这儿聚众起义。可惜的是,他们都壮志未酬,最终以失败告终了。当然最大的一次战役是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在此与清军厮杀十余年,直到太平天国失败。

我们一面听着导游小姐讲天柱山的战争历史,一面沿着陡峭的石阶步履艰难地往神秘谷攀登。此时阳光强烈,气温骤然升高,加上已攀越了一段长长的陡坡,因此众人已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了。不过大家的兴致依然很高,因为很快就要到达神秘谷,很快就能见识奇石怪洞了。

这时导游小姐也兴致勃勃地跟我们解说起神秘谷来了,她用赞叹的语气夸神秘谷不但巧工天成,更是神秘莫测。其长450多米,由洞穴和山谷构成,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谷相联,人行其间,时而左右盘旋,时而上下迂回,时而步道断踪,时而另开洞天。其中“胖见愁”,“弃明投暗”,“神龙见尾不见首”等景观实为天柱山独有。她的此番话很吊人胃口,大家都急着要进去看看究竟。恰好这时,我们来到了洞口。于是,一个个急不可待地猫腰向洞口钻进去。

进入洞中,光线骤然变暗,不过仍能看清里面的阶梯和凹凸不平的洞壁,以及顶部横着那些形状怪异而又极富情趣的巨石。它们好像摇摇欲坠,然千年过后依旧稳稳当当地立于其上,从不剥落一丝半点石片。洞内怪石林立,通道陡峭狭窄,人欲通过,常得手脚并用,猫腰攀爬,方能上去。由于洞顶或遮盖或敞开,故而里面光线怱明怱暗,人在洞中攀援而上,一忽儿眼前一亮,一忽儿又沉入漆黑之中。正当你内心感到一丝恐惧,担心会一脚踩空而掉下去摔个鼻青脸肿之时,猛地一线阳光就照亮了你前行的路。此时,你心间定会产生一种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惊喜。

我生于山村,从小就爱爬山,于不知不觉中练就了一副攀援本领。因此在迷宫股的石洞中穿越爬行,便显得游刃有余,不多时我就轻轻松松地穿过了那座“胖见愁”的又窄又陡的石洞,领略到了神龙见尾不见首的神秘感,带着份异样的兴奋与愉悦的心情爬上了阳光灿烂的山顶。我站在山道旁的那棵躯干弯曲如弓的小松树边,一边让凉爽的风吹干我脸上的汗珠,驱走我浑身的燥热,一边等待着仍在洞中艰难攀爬的同伴。

五分钟过后,我的同伴方冒着大汗,喘着粗气走到了我身边。于是我们重新结伴而行,踏着益发崎岖陡峭的山间石径向前攀登。走过好长一段路,我们终于到达了天池峰。天池峰是天柱山第二高峰,但对游人来说就是最高峰,因为到目前为此第一峰天柱峰还无路可登。此峰一裂为三,由瘦瘦的两段石条连接在一起,这便是著名的“渡仙桥”,有句俗语:“人到桥头皆是仙”。我想体验下做仙的滋味,于是便强压着恐高症,沿着那条脚步缓慢地移过去。心惊胆战地过了“桥”,我稳稳地站在较为平坦的天池之上,极目远眺,但见山峦峰顶起伏绵亘,无边无际,气势磅礴。此时我的胸间陡然生出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和宽广的胸襟。

正当我兴致勃勃地俯视着群山,欣赏着夹在潜河、皖水两条银链中间的炼丹湖时,我的身后突然响起了一声叹息。那是一位游客为不能登上至高的天柱峰而遗憾。

是呀,会当凌绝顶!我也深深为不能登上最高峰而惋惜,而遗憾。我只能立在游人如织的天池峰上凝望着近在咫尺的天柱峰。此峰凌空耸立,恰似一柱擎天。其形状如柱似锥,又如生花妙笔。且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为此赢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之赞誉。天柱峰上,有一峰与主峰裂有一缝,如巨斧劈开一般,下不着地,俗称小天门,又称“一线天”。此峰如一初开的花朵,因而名为“花峰”。仰望天柱峰的石壁上,有楷体横书“顶天立地”四个朱色大字。这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将领刘义纯题写的。

天柱峰的确是一座险绝奇峰,让游人惊叹不已,也引得文人骚客属文赋诗以赞美。唐代大诗人李白望见天柱峰的雄奇壮丽,不禁放声歌咏:“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宋代朱熹也曾大发感叹:“屹然天一柱,雄镇翰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明朝李康也即兴赋诗一首:“巍然天柱峰,峻拔插天表。登跻犹未半,身已在蓬岛。凭虚举鸾鹤,举步烟云绕。天下有奇山,争似此山好。”

此峰虽为奇绝雄壮,令人神往。然由于孤峰突兀,险绝无比,神仙也难攀登,何况我等常人呢。因此我不能如愿以偿地登上这座最高峰,只能静静地站在天池峰上欣赏着它的雄奇与壮丽,领略它令人叫绝的风采与意境。我想,大自然的奇异,瑰丽与高峻总是超乎人类的想象,而人类也似乎只能永远匍匐于大自然的脚下,不是吗?

就在我浮想联翩感慨万端之际,导游小姐突然敞开喉咙催促游客下山。因为时间不早,大家得赶紧下山,以免误了别具风味的午餐。看见游客们纷纷转身拾级而下,我也只能同自己的游伴一道朝山下走去。

此时,我的心头蓦地生出股浓浓的惜别之情。我不知道在此一别之后,什么时候方能再见天柱山。也许这辈子也无法重上天柱山了,那奇峰异石,那美妙无比的风光只能在我梦中萦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