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灭越具体年代考证

 飘寞 2018-08-21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史事,见之于《竹书纪年》、《吴越春秋》、《越绝书》、《汉书》、《后汉书》、《水经注》等书的记载中,与司马迁《史记》等多所不同。其实,《史记•越世家》记事多有错漏,《史记索隐》、《史记集解》、《史记正义》多引《竹书纪年》以补充纠正之。清代黄以周曾指出:“司马氏撰《史记》不能详越事,所作越世家,世次残缺,事迹疏略。”近人蒙文通为研究越史专家,他也指出:“《史记•越世家》载越事至简略,且有讹误。” 
    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当楚威王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之说越王……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而越以此散,……服朝于楚。”似乎无强一败,大越即亡。但稽诸史料,我们发现,楚威王杀无强以后,越国仍然作为一个强国与楚国对抗。《战国策•楚策》载:五国伐秦,杜赫谓昭阳曰:“魏折而入于秦,子何以救之?东有越累,北无晋而交未定于齐秦,是孤楚也。”此系楚怀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的事,这时越国仍是楚国东边的冤家对头。《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310年):“武王立,韩、魏、齐、楚、越皆宾从。”秦武王时,越与秦仍有使者交往。可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所说的楚威王灭越,此后越“朝服于楚”是不准确的。 
   有鉴于此,诸史家又根据《史记•楚世家》记昭睢劝怀王合齐善韩以敌秦说:“王虽东取地于越,不足以刷耻,必且取地于秦,而后足以刷耻于诸候。”和《甘茂列传》中(公元前305年)范蜎劝楚怀王勿相甘茂的话中“且王前尝用召滑于越,而内行章义之难,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这两条史料断定,楚怀王派间谍如滑混入越国内部,挑起越国内讧大乱,楚乃于公元前305年一举灭亡越国,以江东为郡。此说以当今战国史名家杨宽主张最力,并产生了极大影响,几成定论。 
   可是蒙文通等专家并不同意。因为以上史料虽然足证楚国给了越国致命的打击,却只说是“取地”于越和以江东为郡,并未明言灭越。更主要的是,在此之后,史料中仍然时有越国出现,成为越国未亡之明证。 
   [战国策.齐策5]云:齐之与韩魏伐秦楚也……而宋越专用其兵。齐率韩魏伐楚攻秦发生在公无前303-296年这七年中,正是楚怀王摧越后不久。越人专用其兵,应该是乘楚国大败之际奋起反攻,收其失地。 
   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说齐湣王章》(一)说:“秦虽强,终不敢出塞溯河,绝中国而攻齐;楚越远;宋鲁弱;燕人承;韩梁有秦患;伤齐者必赵。”齐湣王于公元前300年-284年在位,楚国则发生怀王入秦被拘,顷襄王继立怯懦无为的情况。而此时越还作为与楚并列的大国存在,说明越国并没有被楚灭亡。 
   而战国纵横家书《谓起贾章》在预测合纵伐齐获胜后说“楚割淮北,以为上蔡启门, 得虽近越,实必利郢”又足以说明此时越的领土接近淮北,(江东当然也重归越国)无疑这是越国趁楚国败落无为时大举反攻的结果。 
   那么,越是在什么时候灭国的呢?其实,也有线索可寻。有史料为证:一是《越绝书.记吴地传》和《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中都一再点明:自勾践称霸至亡国越王亲,共历八主,二百二十四年。我们知道,勾践称霸是在灭吴时(公元前473年),历224年正是楚考烈王13年(公元前250年)。而楚在考烈王时确实曾“复强”,连续进行了救赵却秦,侵齐灭鲁,与魏争战等一系列有为之举,而且楚国的重心进一步东移。作为楚之世敌而又弱于楚的越国自然是在劫难逃了。另一史料是《史记.春申君列传》中记载(公元前248年)楚考烈王封春申君于江东,“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说明吴越本土都已经是楚的领地了。 
   因此,我们把楚灭越的最后年代定为公元前25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