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PC管理程序

 上海穆峰光电 2018-08-22
1
目的

通过应用统计技术,对公司有关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确保过程能力及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改进。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顾客要求和需做统计过程控制(Cp、Cpk、Pp、Ppk、PPM)的所有过程和产品。


3
职责

3.1工程部:数据分析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统计技术应用的指导、检查、分析和管理;

并对检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提出改进要求。

3.2工程部:确定过程和产品的技术要求、控制要求,并组织进行改进。

3.3生产部:负责收集、统计生产过程的数据,并根据SPC控制图研究结果对过程、产品实施改进。

3.4其它部门:负责与本部门有关的数据的收集、分析与传递。


4
定义

4.1统计过程控制(SPC)

利用统计技术把数据转换成过程状态信息,以便确认、纠正和改进过程效能。

4.2统计过程控制体系

为实施SPC技术管理所需的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4.3工序能力(B)

处于稳定、标准状态下,工序的实际加工能力,表达式B=6σ=6S,其影响因素是人、机、料、法、环、测。

4.4稳定过程能力(Cp)

衡量工序能力对产品规格要求满足程度的数量值,是规格范围(T)与工序能力(B)的比值,表达式Cp=T/B(T=规格上限Tu-规格下限TL)。

4.5稳定过程能力指数(Cpk)

是一项有关稳定过程能力的指数,计算时需同时考虑过程数的趋势及该趋势接近于规格界限的程度。

4.6初期过程能力(Pp)

是一项类似于Cp的指数,但计算时是以新产品的初期过程的性能。

4.7初期过程能力指数(Ppk)是一项类似于Cpk的指数,但计算时是以新产品的初期过程性能研究所得的数据为基础。

4.8质量水准(PPM)

每百万个零件不合格数,指一种根据实际的缺陷材料来反映过程能力的一种方法,PPM数据常用来优先制定纠正措施。

4.9设备能力指数(Cmk)

反映机械设备在受控条件下,当其人/料/法不变时的生产能力大小。

4.10节点

过程中产品的形状、配合或功能发生变化的一个确定点。

4.11规范界限

判断某一具体特性是否合格所规定的要求,即标准中规定的最大允许偏差。

4.12控制图

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从而进行控制的管理的一种用科学方法设计的图。

4.13帕雷多分析

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研究问题时将所有潜在问题的有关方面或波动根源按它们的作用程度而予以轻重排列。


5
程序


6
相关文件

6.1《文件与资料管理程序》

6.2《记录管理程序》

6.3《生产设备管理程序》

6.4《采购管理程序》

6.5《不合格输出管理程序》

6.6《不合格纠正措施程序》

6.7《制程管理程序》

6.8《产品防护管理程序》

6.9《产品检验与放行管理程序》


7
记录

7.1《Xbar-极差图》


8
附件一

PPMCpCpkPpPpk过程能力计算及评价方法

1、质量水准PPM的过程能力计算及评值方法

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的数据为计数值时,制造过程能力的计算及等级评价方法如下:

1)计算公式:

不良品数

PPM=               ×1000000

检验总数

2)等级评价及处理方法:

等级

PPM值

等级说明

A

PPM≤233

制造过程能力足够。

B

233<PPM≤577

制造过程能力尚可;视过程控制特性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改进措施。

C

577<PPM≤1350

制造过程能力不足;必须进行改进措施。

2、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Cp、Cpk计算及评价方法:

1)计算公式:

A)Ca = (x-U) / (T / 2)×100%

注:U=规格中心值

T=公差=SU-SL=规格上限值–规格下限值

σ=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之数据分配的群体标准差的估计值

x=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之数据分配的平均值

B)Cp=T/6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双边规格时)或

CPU(上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SU-x)/3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格时)

CPL(下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x-SL)/3σ(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格时)

Z1=3Cp(1+Ca)……根据Z1数值查常(正)态分配表得P1%;

Z2=3Cp(1-Ca)……根据Z2数值查常(正)态分配表得P2%

不合格率P%=P1%+P2%

注:σ=R/d2(R为全距之平均值,d2为系数,与抽样的样本大小n有关,当n=4时,d2=2.059;当n=5时,d2=2.3267)

C)Cpk=(1-∣Ca∣)×Cp

Ca=0时,Cpk=Cp。

D)Cpk=Min(CPU,CPL)=Min{(SU-x)/3σ,(x-SL)/3σ}

当产品特性为单边规格时,Cpk值即以CPU值或CPL值计算,但需取绝对值;Cpk值取CPU值和CPL值中的最小值。

2)等级评价及处理方法:

等级

Ca值

处理方法

等级说明

A

∣Ca∣≤12.5%

作业员遵守作业规范的规定并达到规格(公差)要求须继续维持。

Ca值当U与的差越小时,Ca值也越小,也就是产品质量越接近规格(公差)要求的水准。

 

B

12.5%<∣Ca∣≤25%

有必要尽可能将其改进为A级。

C

25%<∣Ca∣≤50%

作业员可能看错规格(公差)不按操作规定或需检查规格及作业规范。

D

∣Ca∣>50%

应采取紧急措施,全面检查所有可能影响的因素,必要时须停止生产。


等级

Cp值

处理方法

等级说明

A

Cp≥1.33

制造过程能力较为稳定,可将规格容许差(公差)缩小或胜任更精密的作业。

Cp值当T与3σ的比越大,Cp值也越大,也就是说过程越稳定。

B

1.00≤Cp<1.33

有发生不合格品的危险,须多加注意并设法维持不要使其变坏及迅速追查。

C

0.83≤Cp<1.00

检查规格(公差)及操作规定,可能本制造过程不能胜任如此精密的作业。

D

Cp<0.83

应采取紧急措施,全面检查所有可所影响的因素,必要时须停止生产。

A) 当我们需要了过程的实际能力是否良好时,是不可单以Ca或Cp来判定,以不合格率(P%)进行过程总评即可针对Ca及Cp进行综合评价。

等级

P%值

处理方法

等级说明

A

P%≤0.44%

P%值越小,其产品质量越稳定。

P%值其处置要视下一工程或顾客的要求,而对于该批的产品是否可以安心交货或须经挑选/剔除不良品后在再交货以免遭到退货。对于等级的评定标准在于让我们了解不良率的范围,以便采取改进对策/措施。

B

0.44%<P%≤1.22%

C

1.22%<P%≤6.68%

D

P%>6.68%

B)Cpk为Ca和Cp的总合指数:

等级

Cpk值

处理方法

等级说明

A

Cpk≥1.33

过程能力足够。

Cpk值越大,则制造过程能力越稳定。

B

1.00≤Cpk<1.33

过程能力尚可。

C

Cpk<1.00

制造过程应进行改善。

C)改进对策的方法:

a)Ca其对策方法以生产单位为主,设计、工艺部门为辅,检验部门为辅。

b)Cp其对策方法以技术单位为主,生产部门为辅,检验部门为辅。

3、性能指数(即初期过程的能力指数)Pp、Ppk计算及评价方法:

1)计算公式:

A)Pp=T/6σS(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双边规格时)PPU(上初期过程的能力指数)=(SU-x)/3σS(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格时)

PPL(下初期过程的能力指数)=(x-SL)/3σS(当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为单边规格时)

T=公差=SU-SL=规格上限值规格下限值

x=产品和/或过程特性之数据分配的平均值

n=抽样样本的大小

xi=每个样本的实际测量数值

σS=样本标准差的估计值


B)Ppk=Min(PPU,PPL)=Min{(SU-x)/3σSx-SL)/3σS}

Ppk值为PPU和PPL中数值最小者。当产品特性为单边规格时,Ppk值即以PPU值或PPL值计算,但需取绝对值。

2)等级评价及处理方法:

等级

Pp、Ppk值

等级说明

处理方法

A

Pp、Ppk>1.67

该过程目前能满足和符合顾客要求。

顾客批准后即可开始生产,并按照控制计划进行。

B

1.33≤Ppk≤1.67

该过程目前可能被顾客接受,但是可能会被要求进行一些改进。

与顾客取得联系,并评审研究结果,如果在批量生产开始之前仍没有改进,将要求对控制计划进行更改。

C

Ppk<1.33

该过程目前不能满足和符合顾客要求。

与顾客取得联系,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评审,对需改进的过程必须有书面的纠正措施计划,增加检验与试验频率直到Cpk>1.33为止,修改后的控制计划应经顾客批准。

3)过程中的过程能力要求:

A)过程稳定且数据呈常(正)态分配时,过程能力指数须达到Cpk≧1.33。

B)长期不稳定的过程,但是SPC抽检样本的质量符合规格且呈可预测的型态时,初期过程能力指数须达到Ppk≥1.67。


9
附件二

控制图的判定方法

1控制状态的判断(过程在稳定状态)

(1)多数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

(2)少数点子落在控制界限附近;

(3)点子的分布与跳动呈随机状态,无规则可循;

(4)无点子超出控制界限以外。

2可否延长控制界限做为后续过程控制用的研判基准

(1)连续25点以上出现在控制界限线内时(机率为93.46%);

(2)连续35点中,出现在控制界限外点子不超出1点时;

(3)连续100点中,出现在控制界限外点子不超出2点时。

过程在满足上述条件时,虽可认为过程在控制状态而不予变动控制界限,但并非点子超出控制界限外也可接受;这些超限的点子必定有异常原因,故应追究调查原因并加以消除。

3检查判断原则

(1)应视每一个点子为一个分配,而非单纯的点;

(2)点子的动向代表过程的变化;虽无异常的原因,各点子在界限内仍会有差异存在;

(3)异常的一般检定原则如下图所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