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忆小时候一件淘气的事

 杏坛归客 2018-08-22

 

回忆小时候一件淘气的事

赵忠心

 

人上了岁数就喜欢怀旧,回想过去交往过的人或经历过的往事。这似乎是老年人的年龄心理特征。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一不留神,都“七张”多了,成为名副其实的“70后”。没事的时候,我常常回忆起孩童时期干的那些淘气的事,荒唐的事。

 

 

六十多年前,我还在河北蠡县农村老家读小学。那个时候没有普及义务教育,不像今天,到入学年龄的孩子都要入学,班里都是齐刷刷的同龄人。我们班里的同学,有七八岁的,也有十七八岁的,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参差不齐,就像幼儿园的“混龄班”。

1949年,我八岁入学。在班里个子最矮、年龄最小,在教室坐第一排第一个位子。

我同班有一个同学叫赵建国。他家住我们村的东北角,我家在村西头。他比我年龄大好多,个子也高很多,那魁梧的体型就像是个大人。因为他压根儿眼睛就特别的大,大得都出奇,就像老黄牛的眼珠子那么大得吓人,他一出生家里人给他起了乳名叫“老瞪”。

他眼睛虽然很大,模样也凶巴巴的,但“人不可貌相”,他却老实巴交,平时不爱说话,品行好,善良,从不倚强凌弱,倚大欺小。他跟我是要好的朋友,跟他在一起,我有安全感。因此,我们俩每天上学下学都一块走,形影不离。

 

 

常言说,七岁八岁讨人嫌。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懂人事,不知好歹,调皮捣蛋,净瞎胡闹,人嫌狗不待见,常干些荒诞不经的蠢事,给家长、老师惹事、添乱。

有一次课间,我们俩要一起上厕所。这个“老瞪”心血来潮,别出心裁,出主意说:“忠心,你闭上眼,我拉着你的手跑到厕所,怎么样?”

他出这个主意,绝没有恶意。大概是因为无所事事,穷极无聊,想玩个新鲜的刺激的,解解闷儿。那个时候,农村学校哪有什么儿童游乐设施,我们平时玩的就是登梯上高爬墙、拽土坷垃、招猫逗狗、上树逮鸟、下河摸鱼、水塘洗澡之类。

我一听,觉得这一定很好玩,就一口答应了。

我们的教室在校园的西北角,厕所在东南角,斜对角,离我们班有好几十米,一马平川。去厕所时我闭着眼跑,不用睁眼看,有老瞪拉着我的手,没事。等闻着有臊臭味了,就知道快到厕所门口了,自然就会睁开眼,平安无事。我觉得这确实是别有一番趣味:闭着眼睛都能找到厕所,好玩!

解完手儿,从厕所回教室,我还是傻乎乎地闭上双眼。老瞪拉着我的手,我们俩就像两匹撒欢的小马驹子似的,撒了欢儿地撒丫子。

到了教室门口,“老瞪”既没有松开我的手,也没有告诉我到教室门口了,我照样紧闭着双眼继续傻乎乎地向前“瞎跑”。

跑着跑着,我的脚底下突然被什么“绊”了一下,还没来得及睁开眼睛,整个身子就扑在了地上;紧接着,“咣当”一声,我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口的墙角上,撞得我两眼直冒金星。

我立即下意识地用手一摸,睁开眼一看,哎呀!满手都是鲜血,把我和老瞪都吓得目瞪口呆,傻掉了。

旁边的同学说,我的右眼眉间被撞了一个大口子,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血呢!

原来,刚才是被教室门口的台阶给绊倒的。玩疯了,高兴了,有点儿忘乎所以,全然忘记教室门口有台阶了。这真是“乐极生悲”啊!

万幸,是撞在我的眼眉中间,虽落下个疤痕,隐隐约约的,不特意关注,看不到。要是撞得再稍微往眼眉下边一点点,就会撞到我的眼球,险些酿成重大事故,留下终生残疾。那后果不堪设想,令人不寒而栗。

我要是真的成了个“独眼龙”,恐怕我的人生之路,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形。

 

 

我们的班主任戴老师是一个很沉稳、干练的男老师。他当机立断,赶紧送我到村里唯一的一个医生家里。

这位医生姓高,不是我们本地人。个子很高,长得白净,对人很和蔼,是我同班同学高志昌的父亲。高医生给我裂开的眼眉骨捏合了一下,上了点儿药,包上纱布。没有缝针,乡村医生没有这个条件和手艺。

然后,老师带着那个“罪魁祸首”——“老瞪”,把我送回家,跟我的母亲说明了情况,并批评了“老瞪”。“老瞪”知道专家闯了祸,理亏,连屁都没敢放一个。

我母亲很生气。但并不是生“老瞪”的气,也不是生老师的气;而是生我的气:不好好上学,总是瞎胡闹,给老师添麻烦。要不是我们的班主任在场,我肯定要挨一顿臭揍没商量。

虽然是同学“老瞪”出的馊主意,是他拉着我的手“瞎跑”给摔伤的。但不经我的同意也玩不成,我也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不能只怨老瞪一个人。

我的母亲,没有抱怨“老瞪”一句,只是嘱咐说你们以后可别瞎胡闹了。母亲只是一个劲地数落我,说我不懂事。频频向班主任道歉,检讨自己没管好孩子,给老师添乱了。

我一点儿也不记恨“老瞪”。那事过后,我跟“老瞪”照样还是好朋友,一直到今天,都半个多世纪了,故人之情难以舍弃。

这些年,我每次回老家,必定去看他,我们必定开怀畅饮,一起回忆我们小时候是怎么变着法地恶作剧、淘气、逃学,怎么惹家长和老师生气的。

 

 

多少年来,我常想,要是当时我的母亲小肚鸡肠,心胸狭隘,护犊子,为此跟“老瞪”的家长闹翻了,我就会永远失去这个要好的朋友。

母亲那样对待、处理我和同学胡闹发生的事故,不是没有“权利意识”。而是一种“胸怀”,中国传统父母的“为人处世之道”——“得饶人处则饶人”。

我长大成人有了孩子以后,母亲经常告诫我们,为小孩子的事可别跟人家太较真,不要小肚鸡肠,斤斤计较,要宽宏大量,豁达,就是“得理”也要“饶人”。

我的儿女小时候和别的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我都是“责己严,责人宽”,从未跟别人计较过。孩子在学校,即或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也没跟学校老师争执过。

我非常感谢母亲的宽容、豁达、大度。

是母亲教我学会了宽容、豁达、大度。因此,我的朋友遍天下。

 

 

联想到今天的一些年轻父母,孩子在学校或幼儿园出了点儿事故,即或完全是孩子自己不注意造成的,也要打着“维护孩子合法权益”的旗号,跟学校、幼儿园肆无忌惮地闹个没完没了。闹得老师斯文扫地,威望荡然无存,无可奈何。

极个别的家长,就因为一个孩子的问题,气势汹汹、怒不可遏地重进学校,大闹课题,甚至对老师拳脚相加,大打出手。闹得校无宁日、园无宁日,鸡飞狗跳,天翻地覆。就像近些年来医院出现的“医闹”,今天的学校、幼儿园,在有些地方也时不时地出现“校闹”、“园闹”。

真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啊!现如今,一切都在变,家长和学校、幼儿园的关系,似乎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面对学校、幼儿园,没有了像中国过去的家长那样尊师重道,没有了对老师的谦恭、尊重。一些家长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像旧时的主人对待保姆那样。

我不知道,一些家长面对学校、幼儿园,面对教师,是哪里来的那种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霸气”?莫名其妙。

现在,学校、幼儿园的领导、教师,每天一上班便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哪个孩子发生一丁点儿事故。今天的校长、园长、教师可真的不好当啊!

我想,要是遇上我小时候出的这种事故,今天的家长会如何对待,如何处理呢?

很有可能会像不可一世的主人对待仆人那样,怒不可遏,拍桌子瞪眼,声色俱厉、理直气壮地训斥说:

“你们学校的校长、老师是干什么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