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大提琴名曲系列(四)

 LNFS爱阅读 2018-08-22


“如果上帝想通过音乐向人类说话,

他会选择巴赫的作品;

但如果他是自己想听音乐的话,

他的选择会是博凯里尼。”



博凯里尼大提琴奏鸣曲全集

(时长4个多小时,献给大家)



博凯里尼(Luigi Boccherini,1743-1805)意大利作曲家、大提琴家。1743年 2月19日生于卢卡,1805年5月28日卒于马德里。父亲是低音提琴家。初从其父和D.F.万努奇学习,1757年赴罗马深造大提琴。1757~1764年曾3次去维也纳,树立了大提琴家的声望,并初露作曲家的才华。自1766年起,在国外长期巡回演出,次年抵达巴黎,出版了他的室内乐作品,名声大振。1770~1785年在马德里任路易斯王子的宫廷乐师。1787年在马德里贵族贝纳文特-奥苏纳宫廷中演出了他唯一的歌剧作品《克莱门蒂娜》。1783年应普鲁士腓特烈·威廉亲王(1787年继承王位)的要求谱写室内乐,因此传说他自1787~1797年曾在普鲁士国王宫廷任职。晚年他的妻女相继去世,他精神失常,在贫病交迫中逝世。博凯里尼共创作了500多首乐曲,其中60首三重奏、91首弦乐四重奏、154首弦乐五重奏,以及其他重奏曲、钢琴奏鸣曲等,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这些重奏曲的大提琴声部,如同小提琴声部那样华丽动人,使大提琴的演奏技巧能充分发挥。在弦乐五重奏中有112首采用了两把大提琴,并且还发展了钢琴与弦乐器的五重奏。他的管弦乐作品写得很有特色,尤其是《c小调交响曲》(1788),除有生动的对比外,其中的小步舞曲乐章甚为著名。《降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至今仍是被经常演奏的保留曲目之一。在作品里,他往往采用切分音节奏,显示出西班牙的特色。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创作拉丁风格器乐曲的代表作曲家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