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程悦读》21——“逆来顺受”,你能接受吗?

 江山携手 2018-08-22
《一程悦读》21——“逆来顺受”,你能接受吗?

“逆来顺受”,你能接受吗?

—— 《一程悦读》21

【导读词】这两篇文章真好。

居里夫人,阅尽人世沧桑,看透名利纷扰,文章写得云淡风轻,朴实无华,娓娓道来中有一种大智慧,透射着让人敬仰的的高贵。

王君老师,深入字里行间,领会先贤智慧,文字写得诗意灵动,绚丽多彩,可谓金句不断。品味中又有了一番自己的人生新解,读来酣畅,读来神清气爽!

你更喜欢哪种风格?

你喜欢这样的“逆来顺受”吗?

我的信念

文/居里夫人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一件事情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极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着,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在近50年里,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回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后来一段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在简陋的书屋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在生活中,我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的。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所以后来我要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但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而我们在工作中,已获得最大的报酬。而且,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对于一件忘我的事业的进展,受了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诚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心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件权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在24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便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非浅。当他猝然长逝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年纪渐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物、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一种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他还是一个小孩子,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身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 

和居里夫人一样“逆来顺受”

文/王君

早些年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读到“当他猝然长逝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心头迷惑不解。在我的意念中,“逆来顺受”是个标准的贬义词。在词典中它的解释是:对不公正的遭遇和不幸的遭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年轻的时候,对“顺从、忍受”这些词语是极端鄙视的,对“不公正”和“不幸”更是异常敏感排斥。居里夫人作为最伟大的科学家,为什么这样表达呢?

这个问题长期徘徊在我的心头。

直到这些年,多经历了些事儿,才慢慢有所领悟,居里夫人的“逆来顺受”,其实是一种大智慧。

一名柔弱的女子,没有财富门楣家世的护佑,又死了丈夫,如果她想保持宁静的心绪和专注的情感,把科学研究坚持下去,她就必须看淡人世间其他的纷扰。她必须为自己的心修建一座山门,把红尘的繁杂全部挡在外边。唯有如此,她才能够给自己一片清净之地,才可能继续自己的事业。

这份“逆来顺受”,恰恰是她极端的坚强极端的自律极端的纯洁极端的热忱的表现

“逆来顺受”其实是一种彻底的放下:全部的认同,全部地接纳,全部地原谅,全部地包容……要做到“逆来顺受”,对生命,要有非常透彻的理解:

她得认识到生命本身就是一场盛装而来的浩劫。繁华之外,全是硝烟,全是事故,全是麻烦。

世事人心,都充满着驱散不了的人间雾霾。无可治理,不可制服。

没有天堂,没有桃源。天堂和桃源都只有在内心之中。所以,需要抗争,需要奋斗,

但,如果对任何人事都采取抗争的态度——不管是硬性的抗争,还是软性的抗争——那人生硝烟味就太浓,活着就太累了。

我们会应接不暇疲惫不堪。所以,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理解,是接纳,是认同。

能够做到看庭前花开花落云起云生而不动心,不是迟钝,不是麻木,而是柔软,是豁达,是认识到了生命本质之后的会心一笑。

那就像一个成熟的母亲,看着“命运”这个三岁顽童在地上耍混打滚吵闹不休,却不急不恼不嗔不怨。因为她知道孩子在某个阶段就是这样的,你只需等待、引导、点拨就是,犯不着和他较劲儿。

“逆来顺受”需要大情怀——人生的轨道已经铺就,生命的走向有它自然天成的预设。

虽然所有的生成都很珍贵,但落叶还是会归根,河流更必将入海。

人世种种,殊途同归,总是必然。所以,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该来的事儿,该遇见的人,确实都是“该”。这不是认命,这是坦然的接受生命给予我们的一切——把所有的际遇都当成馈赠。

唯有如此,才能放下,才得超脱。才会拥有一份好心情去更好地经历,更好地拥有。

生命最糟糕的状态是——面对糟糕,呼天抢地,心魂分散,手足无措,于是,这“糟糕”变得更“糟糕”。

居里夫人“逆来顺受”了,于是她才能够“固执着,勤奋地工作”,能够“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能够“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在简陋的书屋里研究”,亦能够“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物、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她完成了科学家的使命,同时,也成为了生活的艺术家

从《我的信念》的云淡风轻的表述中,我感觉到居里夫人,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已经获得了大解脱。她的成功,不仅仅是她在科学事业上的成功,更是人生修行的成功。科学对她最大的成就,是默默地敦促她活得安静,活得成熟

微信上有一个段子传得很欢。这个段子说:成熟,就是你越来越能接受现实,而不是越来越现实。成熟,就是对很多事情都能放下,都能慈悲,愿意以善眼看世界;就是你不再用很多大道理去开导别人,而是你能说服自己去理解身边的人和事;就是面对那些厌恶的人和事,不迎合也不抵触,只淡然一笑对之;或者,根本就没有你厌恶的人和事。

我觉得,现在的我,能懂这些话了。人生亦是如此。只要不是违背生命的大原则的问题,很多,自可随波逐流,任意东西。自由随意之间,该解决的,自会解决。解决不了的,自会沉淀。除了死亡,其实人生没有什么要命的大事。看透之后,死亡也是归宿,该死就死,死后重生,再痛痛快快活它一回就是。

我们要经历多少事才能有一点点领悟啊!我们自己的成长有多么缓慢,那就理解别人成长的缓慢吧。逆来顺受,有“受”才有“顺”。心平气和地“受”得多,才不会把人生的主题淹没在庸常生命的一地鸡毛中。生命的主旋律因此而少了很多杂音。这样的活法,是不斤斤计较的活法,不一定显赫,但是,拥有的是安宁,还有,纯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