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禧》傅恒佩刀刀柄朝后,剧组被吐槽不走心,其实是你书读太少

 leo_qiu的书馆 2018-08-22

最近迷上了《延禧攻略》,这部新剧无论是在场景布置还是人物服装上都很是讲究,尽可能地将清宫生活高度还原于观众眼前。

曾先后出演曹操、正德、乾隆、崇祯、康熙、皇太极等多位帝王的聂远,此次再次担任男一号乾隆爷,名声大震。

除此之外,人气飙升的男演员还有饰演富察·傅恒的许凯,剧中的这个名字成了近期微博热搜必备的关键词。富察·傅恒属满洲镶黄旗,是乾隆爷第一任皇后富察氏的嫡亲弟弟,也是宫里的一等带刀侍卫。身为男二号,戏份自然不少。

正因如此,经常出现在傅恒身上的一个细节,也被观众们高度关注了起来,那就是他的佩刀是刀柄朝后而刀头朝前。网友们不禁吐槽,哪有这么佩刀的,既不方便也不美观,这剧组也太不走心了。

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了,其实还真不是剧组不走心,而是你书读太少。

如果你再仔细点看,会发现整部剧中大家都是统一将刀柄朝后,剧组总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吧?

在古代的那些画像中,无论文臣武将,也无论刀剑,佩戴时大多都是刀柄朝前。原因很简单,方便伸手去拔出。左手按着刀鞘靠近刀锷的部分,而右手顺势拔刀,这是再常见不过的动作了。当然啦,我也说了这是大多。也有少数时候,军人的刀柄是朝后佩戴的。

而到了清朝,我们会发现画像中的这些满族骑兵都反其道而行,将刀柄朝后。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这与满人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满人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游牧民族,好战是他们的天性,刀和弓箭都是随身的武器。

草原的骑兵擅长远距离作战,因此一般在打仗时最先用到的武器会是弓箭。为了方便右手能够随时抽出箭矢,骑兵在马上都是将箭箙置于腰部的左前方,使用时只需用左手将底部推一下,这个容器的口子自然就更加朝右。

如此一来,倘若再将佩刀的刀柄同时朝向腰部的左前方,便会与箭箙所在的位置相冲突,右手幅度必须加大很多才能完成从左便将刀拔出的这个动作,造成作战时的极为不便。

所以在需要进行近身战时,清朝的军人习惯将左手提起刀鞘底部,而用右手伸到背后拔刀,这还能够有效提高佩刀出鞘的速度,更可以借力从背后将刀挥到身前。

此外,这种拔刀方式还能保证马脖子以上的部位不会被自己误伤。

当然啦,在清朝这种佩戴刀剑的方式并不绝对,偶尔也有将刀柄向前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大多是站在地面或者没有同时佩戴箭箙的前提下,也就图个好看。而就算没骑马,大多人也都习惯了平时的佩戴方式,换一头反而会觉得不自在,突发状况下反应能力也会下降。傅恒为了更好地保护他心爱的璎珞,佩刀自然是要符合常规。

对于武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佩戴方式。小时候看过日本动漫《犬夜叉》的朋友,肯定对主角犬夜叉的佩刀铁碎牙印象很深,佩戴时是以刀锋朝上而刀背朝下的状态。

因为在日本武士的用刀习惯里,第一招一般是将刀由怀里向外部挥出,而且还能有效借助刀从刀鞘中拔出时的爆发力,顺势打击到敌方身上。

刀剑正确的佩戴方式非常重要,与佩戴者的性命直接挂钩,这里又得提一下曾被荆轲刺杀的秦王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秦王随身佩剑的长度与赐予功臣当纪念品的玉具剑一样,为七尺,折合现在的162厘米,几乎与成人等高。这么长的剑,想要更方便地将其拔出随时作战,悬在腰间自然不合适,应该是背在背上而让剑柄靠在右肩之后。

这把佩剑虽然锋利无比,可秦王压根没把它当成杀人的武器,礼器才更符合它的定位,这就是个装饰。就像现在出席正式场合都会系领带,可又有谁会时刻想着要将它解开去杀人?而且即便是在站立时,背着这剑基本就已经是拖地了,更何况大殿之上席地而坐。

▲日本动漫《烙印战士》中与使用者等高的长剑

在遇到荆轲行刺的突发状况时,慌乱的秦王怎么也无法将剑从腰间拔出鞘,因为弧度明显不够。就这么一边被手执七寸匕首的荆轲追着,一边却又无法反击,这也充分说明了秦王实战经验不足啊,连长剑都不知道该怎么正确地去拔。后来还是群臣提醒他,连喊“王负剑”,这才反应了过来,将剑背起,而由右肩拔出,并一击斩断荆轲左腿。

从刀剑佩戴方式就可以看出,咱华夏族就是这么讲究繁文缛节的一个民族,怎么好看怎么来。不像人游牧民族,打赢才是最终目的。清朝虽然汉化严重,可绝不会这么瞎讲究,凡事还是以实用为准则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通,面对汉文化并非全部接收。

对了,说到佩戴刀剑的习惯,顺带普及下西方传统婚礼为什么是新郎用左手牵着新娘。

因为那个年代经常会出现抢亲的情况,新郎如果在击剑上输给了对方,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新娘被夺走。因此,新郎都会佩剑进行婚礼,腾出右手就是为了随时拔剑决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