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技术介绍

 河海养殖 2018-08-22
一、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疾病的病症

1.1 红腿病
病原 主要是副溶血弧菌侵入虾体血液而引起。
症状 病虾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鳃区呈黄色或浅红色,尾扇浅红而后深红,步足红点渐多;甲壳变硬,体表无黑斑;病虾最初表现为食量大减,胃部仅有少量食物或完全空胃,而后离群独游,行动呆滞,不能控制行动方向,或在水面打转,或在池边爬行,重者伏在池边2-4h开始死亡。
流行及危害 多发生在清淤不彻底、消毒不严格,水中理化因子恶化或变化频繁的池塘。14-31℃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常呈急性型暴发,死亡率高达90%。

1.2 红体病
病原 桃拉病毒在虾体内迅速增长,导致对虾肝胃病变。
症状 疾病初期,首先触鞭变鲜红,进而尾扇变红,最后全身呈浅红或茶红色;肝脏肿大,易碎,镜观油滴多;肠胃空或半胃,肠道发红肿胀;部分头胸甲与肌肉易分离,部分头胸甲内膜有白色斑点;病虾游动缓慢异常,体质弱,出水即死。
流行及危害 多发于水环境恶化或突变后,放养密度大、饵料质量差的池塘。一般发病后10天左右出现大部分虾死亡。

1.3 白斑病
病原 杆状病毒在虾体内迅速增殖,侵入皮肤上皮及体内造血组织、肝胰脏等引起。
症状 病虾离群独游,不摄食,肠胃空,肝脏糜烂,颜色变淡,鳃丝肿胀,体色较暗,不透明,甲壳脆,体质弱,腹部容易揭开而不连真皮。特别是头胸甲易剥离,其内侧有白色斑点。本病以白斑为主要症状,有时与红腿或红体病并发。
流行及危害 常在水质恶化时呈暴发性发生,在2~5 天内死亡率可达80%。

1.4 肿鳃病
病原 细菌或支原体侵入对虾鳃细胞造成鳃丝病变。
症状 对虾鳃部明显肿大,鳃丝肿胀,鳃小叶上的细胞空泡、变性,无细胞的完整结构,严重者鳃小叶萎缩,变形呈皱褶状,变性呈烧焦状;鳃盖内膜肿起,其内包有液体,鳃丝呈白色,严重者呈黑色。
流行及危害 造成对虾鳃丝病变后,从而影响对虾呼吸、摄食,进而诱发对虾浮头以及细菌、病毒病的发生。本病多发生在放苗后15d 左右和夏季高温季节。

1.5 肠胃病
病原 细菌侵入胃、肠道,导致胃肠发炎,进而引发全身疾病。
症状 发病对虾胃部淡红色,肿胀,胃内无食,或充满红色的不能消化的藻类;肠道明显变粗呈红色,是肠壁上红色素积累所至,肠道空,有液体或黄色脓状物;甲壳上色素多,对虾体质弱。
流行及危害 本病多因摄食不洁食物引起,特别是摄食死亡的对虾、其他水生动物和藻类所引起。

1.6 黄鳃病
病原 外共生性纤毛虫的壳吸管虫和绿毛虫,它们与裸甲藻、夜光藻一起附于虾的鳃部。
症状 病虾鳃部随病情由轻到重由浅黄色至土黄色,病情严重时行动呆滞,摄食量减少,引起对虾呼吸困难,体质下降。
流行及危害 多发生在池塘水质不良,藻色过浓,透明度低,尤其是赤潮生物在池塘中成为优势种群,池水呈浓茶褐色时。

1.7 附着生物病
病原 钟形虫、聚缩虫、累枝虫等原生动物吸附在虾的鳃和体表上。
症状 病虾的鳃部或体表“发毛”,严重时病虾体表、附肢、眼部都呈绒毛状,病虾常伏于池边或在水面打转。
流行及危害 一般在老化的虾塘或水中有机质较多,水质较差的池塘容易发生,附着生物以对虾的鳃和体表作为生活的基地,不严重时可随对虾蜕壳蜕去,严重时其附着柄伸入虾体肌肉,造成对虾蜕壳困难而致死。

1.8黑斑病
病原 机械损伤造成能分解几丁质的细菌乘机侵入引起。
症状 病虾甲壳上有黑色溃疡性斑点,黑斑中部凹下,严重者溃疡深达甲壳深层组织,附肢断掉,继而呈黑色。
流行及危害 夏季水温高或越冬亲虾易患此病,此病死亡率高,危害很大。

1.9黑鳃病
病原 底质污染或真菌引起。
症状 患病虾早期鳃丝呈桔黄色或鲜褐色,后渐变黑色,鳃丝腐烂坏死,直至死亡。
流行及危害 多发生在高温季节,尤其密度偏高,清池不彻底,水体富营养化的虾池易发生
此病。


二、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虾病的治疗受池塘水体、有机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用药的用量和药效难以保证。常用的给药方法主要有全池泼洒法和口服法,并常将这两种方法同时使用,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全池泼洒法要准确测量出池塘水体体积,按药物所需剂量和池水体积算出全池的用药量,将所需药量配制好后均匀泼洒入虾塘。口服法指将所需药物按一定剂量并加入适量粘合剂与虾饲料充分拌匀后再投喂,用以消灭体内的病原体、增强虾的抵抗力或促进对虾生长。此法适用于对虾体内疾病及营养不良性疾病的防治,一般连续投喂5~7d 为一个疗程。治病要对症用药,可以根据不同的病原类型进行治疗。

细菌性疾病的治疗:红腿病、肿鳃病、肠胃病等细菌引起的疾病可用以下方法治疗:

(1)投放“净水改底宝”和“久氧”,2 小时后全池泼洒“血神一号“,以消灭池水中和虾体表的病菌。(2)第二天全池泼洒“水产灭毒精”4亩/瓶。(3)3 天后全池泼洒“益生活水素”(配合“改底菌团”效果尤佳)。同时投喂药饵,连续5~7 天,每千克饵料中足量添加“穿梅三黄散”和“金品嘉菌敌”。注意保肝药物的使用,尤其在西药内服后。西药对细菌病的控制和治愈速度较快,但对肝胰脏有一定的压力,所以应注意保肝药物的使用。若病情严重,再治疗一个疗程。

病毒性疾病的治疗:红体病、白斑病、肝脏萎缩病等病毒引起的疾病可用以下方法治疗。
(1)投放“净水改底宝”和“久氧”,下午投放“底质嘉”改善池底环境。
(2)第二天全池泼洒“加强蛭弧菌”。
(3)3 天后全池泼洒“益生活水素”(配合“改底菌团”效果尤佳)。同时投喂药饵,连续5~7d,每kg 饵料中足量添加“本草菌毒嘉”、大蒜素5g,水产专用Vc3g,鱼油15g。
(4)如果同时发生肠红肿发炎,则加“肝胆宁”或“尚肝宁”。如果同时还发生鳃丝肿胀,则加投喂“鱼虾毒克”,喂药饵时一定要保证对虾吃到,吃足,如果对虾不爱吃,可加投诱食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