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昵称32666816 2016-06-07
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发布时间:2014-4-24 10:10:41 信息类别:技术推广 浏览次数:1084 信息来源:

宫瑞   山东省即墨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作为海虾淡养的优良品种在山东省即墨市得到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即墨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10900亩,产量1358吨,经济效益8100多万元,成为该市对虾养殖行业中的中坚力量。
然而,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随着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虾养殖病害也相应增加。尤其是经连续几年养虾的老塘,底质逐步老化,水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加上管理措施不当,各种虾病时有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疫病的控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坚持“以防为主,及时治疗”为方针,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在防病方面,除了严格把好虾苗质量和检疫关以外,应从水质、饲料和管理等方面综合把关,杜绝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现虾病,应正确诊断,对症下药。现根据国内外资料和生产实践,着重介绍南美白对虾六种常见病害及防治新法。
    一、红体病(又称桃拉综合症)
    【病因】:由桃拉病毒感染引起。
    【症状】:病虾不摄食,肝胰脏肿大、变白。虾体变红,尤其尾部更为明显。幼虾一般急性死亡,成虾呈慢性死亡。
    【防治方法】:(1)用0.2g/m3~0.3g/m3二溴海因全池泼洒两天,隔2天后再全池泼洒枯草杆菌0.2g/m3、光合细菌2g/m3和沸石粉20g/m3 。(2)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2g、六味黄龙散15g、EM复合菌3g,连续内服5天~6天。
    二、红腿病
    【病因】:由副溶血弧菌、鳗弧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虾附肢变红,尤以游泳肢最明显。病虾在水面慢游或旋转或上下垂直游动。
    【防治方法】:(1)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3g/m3~0.4g/m3。(2)第二天全池泼洒超碘铵盐0.2g/m3 。(3)内服药饵,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10%)0.3g~0.5g,连续投喂3~5天。
    三.白斑病
    【病因】:由白斑杆状病毒感染引起。
    【症状】:病虾反应迟钝,不摄食;甲壳上有白色的圆点,以头胸甲处最为显著;鳃丝发黄,肝胰脏肿大、糜烂,通常在几天内便可发生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1)全池连续泼洒二溴海因O.3g/m3 两天。(2)投喂药饵,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对虾病毒灵10g、维生素C3g,连续投喂5天~7天。
     【病因】: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虾流动缓慢,体质弱;肠道明显变粗呈红色,肠胃空,有液体或黄色脓状物。
    【防治方法】:(1)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3g/m3 一次。(2)内服药饵,每千克饲料中添加肠炎消5g、大蒜素5g,连喂3天。
    五.烂鳃病
    【病因】:由柱状曲桡杆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虾鳃丝呈灰色,肿胀,鳃丝溃烂,呼吸困难。
    【防治方法】:(1)全池泼洒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0.2g/m3~0.4g/m3一次。(2)两天后全池泼洒枯草杆菌0.25g/m3或光合细菌3g/m3~5g/m3
    六 黑鳃病(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因】:由钟形虫、聚缩虫、单缩虫和累枝虫等寄生引起。
    【症状】:病虾的体表、附肢和鳃上均可附着,形成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或鳃部变黑,呼吸和蜕皮困难。底质腐植质多且老化的池塘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1)全池泼洒硫酸锌粉(纤虫净)1.2g/m3 ,过5天后再用一次。(2)全池泼洒工业硫酸锌3g/m3~4g/m3,过5天后再泼洒一次。(3)以上两种药用过后再全池泼洒0.2g/m3~0.3g/m3 二溴海因一次。(4)若纤毛虫很多,可用1.2g/m3 络合铜泼洒一次。(5)若发现病虾脱壳困难,可在饲料中添加1%~2%脱壳素或全池泼洒茶粕素10g/m3 一次,促进虾脱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