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众说“越千年”王永新(子逸)书法精品展系列之五

 一尘buran 2018-08-22

8月8日-8月22日


一个展览就是一卷北戴河的历史

一个展览就是一部书法的演变史

创作内容

咏北戴河诗词的时间跨度超过2000年

创作书体

书法风格衍变的时间跨度超过3000年

两个维度的千年跨越在同一个书法展里相映呈现

故名“越千年”





即日起,推出系列评说和作品呈现



尚春:神奇的际遇与表达

北戴河,一个神奇的地方。

北戴河的自然禀赋之高自不必说,人文积淀更是极为丰厚。

这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国家政府名义开辟的“允中外人士杂居”的避暑地。这里,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成为了“远东罕有其匹”的旅游避暑地,首开国内诸多风物之先河。

这个曾经面积仅有7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自公元前215年以来,先后有30多位帝王巡幸驻跸于此,无数名人雅士纷至沓来,在此抒怀咏志,留下了众多名篇佳作。秦始皇的《碣石门辞》、曹操的《观沧海》、杨广的《望海》、李世民的《春日望海》......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挥毫写下了千古绝唱《浪淘沙·北戴河》。

作为对书法艺术情有独钟,且颇有研究和建树的书法家子逸而言,2017年注定是他人生当中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10月,子逸以挂职北戴河文广新局副局长的身份走进北戴河,从而为他研究北戴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知之深,则爱之切”。子逸被神奇的北戴河,特别是神奇的北戴河历史文化所陶醉,深陷其中,欲罢不能。正因为如此,以书法的方式梳理、传承、传播北戴河历史文化,成了他不二的选择。

此次子逸展出的书法作品,在时间上跨越2000多年,书体涵盖真草隶篆行,书写风格多样,且章法考究,构成新颖。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分明是在用书法艺术与诗词的作者进行了无数次推心置腹的对话与交流。这,在我以往接触到的书法家中,是极为少见的。当然,这也从另一个维度,折射出子逸对书法技艺的把控,更为重要的是对书法艺术颇为高深的研究和透彻的理解。

子逸的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为人本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有着当今社会极为宝贵的真文人情怀。

2018年,恰逢北戴河辟为避暑地120周年。子逸的书法展,无疑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为北戴河奉献了一份特殊的厚礼。

神奇的北戴河,诞生了神奇的文化,滋养了一位神奇的文化人,成就了一位神奇的艺术家。

北戴河的神奇会永远,子逸的神奇会继续。




展出部分作品





艺术简介

王永新

笔名子逸

满族

1973年生

河北青龙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龙美文化签约艺术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