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个“而”字,这一个最出类拔萃……

 ljf2623 2018-08-22

我们阅读汉语文本,先认字形,从字形去明了字音、字义;欣赏书法作品既要认字形、读文本,更要看字势。什么是字势呢?就是说这个字即是艺术形象,具有形质和神韵的整体形象。

笔者翻阅唐代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拓本,有个“而”字(图1)一下子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在全帖22个“而”字中出类拔萃。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图1

第一眼看“而”的整体形象:扁形横势,左窄右宽而左方右圆;最亮眼的是左下部的四个“点”,诡异的组合,以及右边上横收笔的圆势、横折钩的弧形圆势,有点篆籀笔法的味道。

图2左下四个“点”构形为三角,第二横插入三角之中(图3)。“而”本来是个独体字,结体的上下关系,现在加进了右上对左下的半包围关系。这与我们记忆中的“而”字形象大相径庭。还有一种组合更鲜明(图4),还是这种半包围字势。这是两种组合,同样的四个“点”,视线焦点在两种构成之间游曳,就会感受到二者的张力,奇妙的张力。

图2

图3

图4

第二眼看局部,首先是两个弧笔。第一长横收笔一顿,是褚遂良的常有笔法,但在这里不一样,成为拐弯的圆折,与下面拐弯的横转折隔空相连。如果没有这一右下顿笔,字势就完全走样了。比较图5之二,上面的横画短了,收笔下顿与下横转折未见明显的呼应效果。

图5

第三眼看局部,就是四个“点”两种组合。一是“三角”,四“点”分两组,中间两圆点(一撇一竖)上下衔接,旁边两侧竖左右相望(图3)。二是上圆点下扁方的组合(图4)。这都是黑与白的交响,方、圆、三角的闪烁。

第四眼看细节。撇画的笔触精妙丰富,平入顾右侧下,再左绞锋挑出。撇的起笔与上横的交接,形成拐弯的弧线,收笔与下横的交接,形成小三角。请细看,第二横画竖切而右行,一笔下去切出了两个关联的三角(图6),奇妙!每一笔都耐看,平凡寓新奇。这是真正的一画不可移,每一笔都恰到好处的精致,又为字势整体作贡献,各尽其能。

图6

第五眼看书写过程。用一支毛笔去散步,移步换景,步步出奇制胜。第二笔的那一撇,迅猛峻峭,居于中宫,埋下伏笔,关键在于下面的笔势怎样接应。关节点是三竖,方笔、圆笔、方笔,最出彩的最后一竖钩,与所有的笔画、体势呼应,平出的钩与上撇出锋的钩直接对应。这一竖钩是字势的收笔,曲终奏雅(图7)。

图7

曲终何以能奏雅?这一字势整体形象,宽博、从容、秀逸、文雅,但就是这最后一竖钩,唤醒了中宫的坚毅与峻拔,与上撇、左竖构成了三角,精神抖擞,字势整体“境界全出”。对比图5四个“而”字,全是竖画,没有坚挺的钩,则成为另一种精神状态。有比较就有鉴别。

这四个“而”字各有各的个性,代表着《雁塔圣教序》中21个“而”字的精彩,值得一一品尝。这些字势整体形象的共同点,就是保持原字形的上下关系和左右基本对称。唐楷名家大体也是如此,图8上行正中是颜体取平势而雄强,左边是欧体而右边是柳体,取险势而刚劲。下行是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的两个“而”字,气息高雅,比较关注左边的“三点”或“四点”,但体势还是上下关系。褚遂良受其启发而大胆创新,突破了“而”字审美的基本定势。

图8

“而”字的本义是面颊上的胡须,初为象形字。甲骨文“而”字(图9上行二字)上部半圆形、弧线表示下巴,垂线当然表示胡须。金文大篆的“而”字(图9第二行),明显是图案化的左右对称,加一竖线是变异。

秦小篆的“而”字(图9第三行)强化装饰性,左右完全对称,更像美术字。篆字为线条,不清楚用笔的起止,不能算笔画。后来“而”字假借为代词、连词,本义失落了,不过这个字形还是容易联想其胡须,当然现代需要一点提示。只要提示一下,连印刷体楷书的“而”字(图9底行)就可能觉得有点像络腮大胡子。

图9

汉代隶书的“而”字(图10上行二字是简牍,下行二字是石刻),取扁方横势,六个笔画而笔顺清晰,字势整体重心在上部的长横波磔,下部四竖画开始出现不对称、不均衡,竖笔有粗细长短倾斜的变化,但基本上是平画宽结。

今体楷书则斜画紧结,东晋王羲之的小楷“而”字(图11上行左)仍取横势,但体势奇巧,字势整体的重心下移至底部,唐楷名家多受其影响,虞世南为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的嫡传弟子,得其真传。可以说“而”字楷书的字势的基本面貌就是上下关系而左右不均衡,只有褚遂良的那个“而”字脱颖而出。

图10

图11

行书受楷书的影响,王羲之的行书“而”字(图11上行右二字),笔势连贯,在上下关系内恣意变化。小草“而”字(图11下行三字)才突破上下关系的定势,增加了右对左的半包围关系。

从这里,可以看到由楷而行、由行而草的书法审美迁徙的某些线索。当然楷行草之间也相互影响,例如元代赵孟頫的行书“而”字(图12),均为右上对左下的体势,应该是受到草书启发。

图12

褚遂良的这个“而”字迹,保持完好,比照拓本与原石会有更丰富细腻的印象。原石高清照片可见第二横画前段有个小断裂,好像另切锋起笔,这不会是“重写”、也不会是“修改”,更不会摹拓缺损,这是一个谜。不过笔势贯通,无伤活势,其精细镌刻的字势可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神采飞扬又古意盎然。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说:“一字已见(现)其心。”我们“目击道存”这“一字之心”,恐怕还需做一些“以类相求”的功课。“以类相求”的比较鉴别,正是书法审美的基本方法。让我们在字势的艺术世界里翱翔,享受书法审美的愉悦,明亮能欣赏美的眼睛。(原标题为“褚遂良这一个“而”字的字势”)

更多内容

请订阅2018年下半年

《书法报》

点这里,就这里

GIF

总监丨崔鑫

编辑丨欧阳媛 蒙言

见习丨游婧

供稿丨2018年《书法报》第3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