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碎片化阅读时代,我们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呢?

 霍振丽 2018-08-23

说实在的,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看不下去。不是因为写得不好,是因为我怀疑里面介绍的信息整理方法的实用性。

然而。。。。。我却看一遍又看了一遍。。。。。

就是上面这本。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姐妹篇,书中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笔记本搜集和整理信息,以及如何利用平时积累的素材进行知识生产。可谓“笔记本大法”。

刚开始,我一边看一边嘀咕:这简直就是一本笔记本打天下啊!有可行性吗?我早就不用笔记本了好吗?

手机里装有各种笔记app,要记笔记的时候,随手拿出来就记了。一部手机走天下,哪里还用得着笔和笔记本啊!

笔记本停留在上学时候的记忆里了。

然而,然而,当我遇到我女儿的玩具箱时,我对这种方法信服了。

有孩子的家庭都知道,孩子的玩具在家里占有大壁江山,一天不整理就能埋住人,连下脚走路的空都没了。(真的很像每天爆炸的信息不是吗?信息流的冲击非常大。)

刚开始,我们也是把孩子的玩具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放到专用的小箱子里去。就跟整理电脑上的文件夹似的,每个盘里放什么很清晰。小箱子码得整整齐齐的,看着棒极了。

可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问题就来了:她几分钟可能就要换一个玩具玩,一个小时里玩N种,半天时间里,全部的箱子都能翻遍。

带孩子已经累成狗了,连上个厕所都是绝美的自由时光,我们早已经没有精力帮娃分门别类整理玩具了。能照顾好娃这个活物已经不错了。我俩都不是处女座,还都有点小懒,所以,玩具,就随孩子去吧。

于是我们准备了一个大纸箱子,一股脑地都收进去了。

“爸爸,我的恐龙呢?”“箱子里。”

“妈妈,我的化妆镜呢?”“箱子里。”

“我的珠子呢?哇哇哇,找不到了!”“箱子里啊,你翻下。”“哈哈哈,我找到了!”

一个大纸箱子,瞬间变成百宝箱。只要在里面找,什么玩具都能找到。

特别是孩子着急要的,一分钟都等不及马上哭给你看的时候,我就很感谢这个百宝箱以及自己的懒,哈哈~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介绍的不就是这个百宝箱的方法吗?我这才恍然大悟!

就像书中说的,只要你翻找,肯定能找到。

我们所记录过的信息,随时都可以调用。

这就是本书作者奥野宣之先生经典的“一元化笔记法”。

奥野宣之,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在利用新闻出版经验从事网络与杂志专栏撰稿人的工作以外,他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在NHK和TBS电视台的节目中播出后引发了热烈反响。

本书中,作者不但介绍了笔记本的超级使用方法,还介绍了大量的思考、写作和创意方法,很实用的一本书。

1.一元化笔记法好在哪里呢

如果你想在网上找一本有关整理术的书,你会发现,一搜一大堆,不管是整理信息还是整理物件,各种整理方法都有。但你很难找到像奥野宣之这样的一元化笔记法。因为它太简单了,这种方法简直就是返璞归真。

而正是因为简单,才好用、实用。

首先它避免了分类整理的繁杂。

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很多信息、遇到很多事情,而留给我们整理的时间却不多,我们也不可能随时随地把他们分类存档。特别是比较着急的时候,能简单记录下来已经不错了。等我们再回头整理的时候,也许已经被忘记了,就是不忘记,还要花上一些时间。如果是放到笔记本里,就没这样的烦恼,也不用专门花时间整理。

这一点,我自己在工作中体会特别深刻。我每天都会接收很多文件,跟很多人对接。同时在做的项目可能超过了十个。我就发现,当我接每一个文件时,都会想一下放到哪个盘哪个文件夹里,或者想一下这个项目的东西在哪个盘哪个文件夹里。因为我不可能记得住那么多东西,随时都可以从脑袋里调出来,尤其是我还记性超级差。这样就会浪费很多时间。

后来,我干脆都一律先放到桌面上。但是,问题来了,桌面没多久就满得让人眼花缭乱了,更可怕的是,随时都有不明原因导致桌面的东西消失不见了。对于电脑盲来说,这简直就是灾难。

再后来,我在D盘专门建了一个文件夹,把快捷方式放到了桌面上。每天接收的文件,我都随时甩到这个文件夹里,再也不用在接文件的时候花时间想放哪里了,一秒直达,无需思考。而近期要做的事情,我也都放到这个文件夹里,随时查看各种进度。

这样就节省了我大量时间,也免去了我在各种文件夹中切换来切换去的烦躁。

这个文件夹,简直就是我工作中的电子笔记本啊!一元化,真是超好用!

而实体笔记本,可以记录更多内容。

翻开本书,前面彩插部分,我们就会看到,奥野宣之的笔记本里,搜罗着五花八门的东西,不但有笔记,还有粘贴的各种纸条、便签。不论是上个月的旅行见闻、上周的会议记录,还是这周一的随想、昨天看到的有用新闻材料,都一一在笔记本里。如果要找、要用,只要去翻随身带着的笔记本就行了,根本不用担心“昨天我写在文档里的思路,放进U盘忘记带了”之类的事情发生。

奥野宣之先生说,一元化笔记法有三个有点:

第一,简洁而简单,不会造成混乱。第二,可以无压力地持续使用。第三,自由度高,能随意调整。

放弃复杂、墨守成规的体系和烦琐的分类整理,进通过持续使用一册笔记本的方式,任何人都能用简单的方式进行知识生产活动。

2.利用笔记本积累素材,孕育创意

在如今讲究品牌和营销的时代环境里,各个行业都对创意都有着极大的需求。有好点子、好创意,才能创新和进步,才能吸引到客户,才能创造财富。

特别是各种文化从业人员,不断的好创意就是金饭碗。

创意从哪里来?从日常积累中来。只有你接触和积累到相当多的信息,你才能触类旁通茅塞顿开。创意不是凭空臆想,也不是幻想捏造,它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有土壤和种子。我们生活本身,就是这个基础。

在基础之上,信息流和我们已有的思想碰撞,才能有创意的火花产生。

奥野宣之举了一个例子:

他在假日去玩的时候,在地铁上写了一条笔记,大意是“在地铁之中,闲来无事,便仔细阅读了报纸上的一个地铁年表。在手机上肯定也能看到,但这种无聊的东西谁会去看呢”。后来他又读到这条简单的笔记,于是想到这个素材可以用到“是选择纸质还是网络媒体”的话题上,以此而进行了更深层的思考,由此而产生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这些想法、观点,在办公室坐着都不一定能想到,所以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捕捉那些“灵光一闪”的时刻。

这就是积累素材的神奇之处。这个时候,笔记本就承担了伟大的使命。

各种各样的信息混杂在一起,会刺激人们进行扩展思考,促进灵感的产生。这样日复一日地思考,时间一久,对我们的企划创意和文章创作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当我们习惯用笔记本记录生活点滴后,每天就会更多地接触笔记本,也会更频繁地把刚刚想到的点子顺手记录下来,甚至你会把昨天晚上的梦和灵感记录下来。而在记录的时候,你能看到前几天写下来的想法,快速阅读写得满满的笔记本,就可能想再读一下收藏的新闻记事。用一点点时间去开动脑筋,长此以往,积累的想法就不容小嘘了。

3.活用素材生产知识

近几年,知识变现很流行,不少稍微有点什么专业知识的人都想去变现,因为那变来的可是白花花的银子,谁不喜欢呢!

有一些人随便在网上开个课就能赚钱,真是羡煞旁人。

可是,木有知识怎么办?我们的知识还不够变现,好着急的怎么办?

这时,你就更应该用个笔记本来积累素材了,因为那些素材可能就是你生成知识的利器。

奥野宣之说:你对自身经历和考虑过的问题的记录,会渐渐与知识生产发生联系。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5步:

步骤1:收集——积累常识与作为研究课题的知识。

每天你都可能遇到“发现之事、疑惑之事、在意之事”,或者其他的所思所想,都记录下来,就是很好的素材。

步骤2:咀嚼——阅读、回想、深入思考积累的信息。

素材用来知识生产的时候,一定要重读。在重读中,可以有更多的想法,也能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同一件事物,就能发掘更多的思想。

步骤3:发酵——脱离课题,在潜意识层面思考。

将经过咀嚼的素材重新组合,会发现更多的知识线索。比如把相关、相似或同类的话题排列出来,很容易就组成了话题。

步骤4:顿悟——创意的诞生,突然之间惊呼“明白了!”“找到了!”

步骤5:具体化——将创意化为成果。

如图所示:

看,知识就产生了。

并且是专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版权就是我们自己的了。也就是你也有IP了。有了IP,离变现就很近了。

此外,《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中还介绍了很多记笔记的小技巧,甚至连怎么选择笔记本、笔都有建议,非常实用。笔记不仅是积累材料的手段,更代表了一种热爱思考、时刻不忘吸取知识、认真对待生活、重视自身修养的积极态度。笔记,是在向自己的思想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