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知识必学:玉米须

 qiangk4kzk8us4 2018-08-23

碧衣秀发立田家,万缕千丝络彩霞。

恍若回眸曾一笑,居然满口大金牙。

夏季大家都喜欢吃煮玉米,一般都是光吃玉米而须扔掉,这是很大的浪费。玉米须被称之龙须,有广泛的药用用途。带须玉米煮熟后的汤水就是龙须茶,不知其然者看龙字以为是世间贵药,事实上是一味廉价而易得的玉米须。其口感微甜,去湿热之毒。

玉米须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全国大部分地均产。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玉米不是我国本土作物,明之前传统中药里面没有玉米须这味药物,明《滇南本草》首次出现玉米须,但明清两代一直应用不广泛,鲜用或晒干生用,别名玉麦须、棒子毛、包谷须。

玉米须味甘,性平,归膀胱、肝、胆经,功于利水消肿,利湿退黄,降血压。主用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糖尿病,高血压症。取类比象是中医独特的的思维方式,玉米须乍看是一根线,实质上是玉米的雌蕊,玉米须其实是管状结构。中医认为有细孔的药物都能通络,像木通、鸡血藤、玉米须。而玉米受粉以后花粉下行,这就造成玉米须有向下通利的功用,能够利水消肿,不离通和降二字。

玉米须甘淡渗泄,功于利水,渗湿以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可单味玉米须大剂量煎服;本品归膀胱经,利水通淋尤宜于膀胱湿热。另本品能利湿退黄,药性平和,阳黄、阴黄均可使用。

玉米须有降压作用,而平素低血糖、低血压的患者慎用,因利尿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鲜品服用时加倍。草药单方为汤液之起源,医药之肇始。鲜药是中医药的起点,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说明草药治病最早是鲜品。鲜药是指新鲜的植物或活着的动物入药的药物,鲜药功大力专,为传统用药,但是大家现在似乎很陌生,鲜药一般只在中医传统的集市上,每逢集市许多农民和专门以采药为生的药农开集摆卖自己种植或从山上采摘的野生鲜中草药进行售卖。现在的医院、药店、市场上流通一般为干药材,中药鲜用的宝贵经验濒于失传。观《本经》主治,皆指鲜者而言,后诸家本草从未明言,且产处辽远,药肆仅有干者,鲜者绝不可得,是不能无混用之失。倘无鲜者,干者亦可用乎?鲜者难遽得,势必用干者矣。

湿疹是夏季常见皮肤病,可用玉米须煮水,玉米须味甘淡清利湿热,故而有功。玉米须含有维生素K,可对抗肾上腺素升压效应。而三高的降压机制是以中枢性为主,所以对降三高有作用。玉米须含有类黄酮,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产生,从而保护心脏。玉米须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利尿而消水肿。玉米须文火煎煮30分钟服用可治疗慢性血管球性肾炎,可使肾功能改善,浮肿减轻,尿蛋白减低。

本品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线状或须状,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略透明,柱头2裂,叉开,质柔软。气微,味淡。

饮片以柔软、有光泽者为佳。

后记

玉米须众人皆知是一味良药,然药本质于物,先哲言君子不器,天地生万物皆本于阴阳,玉米须岂能独是一味良药?玉米须纤弱,微风飘摇,微力即可断,然聚而凝力,巧手为绳,即可缚牛羊,又可系薪材,为人所用。

亲,中国药店公众号长期公开征集稿件,如您欲抒发心声、记录生活、分享经验……可以文字或图片形式将作品发送到yaodian2018@163.com(邮箱),稿费=200元+阅读量*0.01元。温馨提示,投稿时请注明联系方式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