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是药神》:若他人生命中有条裂缝,愿你如暖阳般照进来

 视频转换软件 2018-08-23
《我不是药神》高分国产电影

1

原来病魔和死神可以离我很近很近

在电视上、报纸上、各大媒体上时不时会报道些与重大疾病相关的新闻事件。我从来都没正儿八经地意识到,其实病痛和死亡可以离我很近很近。

记得在两年前一个寒气未退的早晨,我们公司市场部张经理突然跟我们告别,说他要请一个长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上班。堂堂七尺男儿的他,眼里有些微润,不易让人察觉地吸了一下鼻子。原来,他才两岁的儿子被医院诊断出患有白血病。这个消息让原来一个经济不算富足的家庭感觉到一夜之间天都塌下来了。

父子晒朋友圈(为保护当事人形象,图片做模糊处理)


当时我们公司为张经理的儿子发起捐款,虽说人多力量大,可是在高昂的化疗和漫长的康复费用面前,只能算是绵薄之力。

在陪伴儿子接受治疗的期间,张经理即使内心再怎么崩溃,但还是不断地鼓励儿子“男子汉要坚强”,安慰儿子肯定能好起来的;看着儿子因为化疗而大把大把掉头发,张经理干脆自己也把头发剃掉,然后和儿子一起拍照晒朋友圈;儿子因为病痛没有胃口吃饭,张经理就想尽办法,最后发现还是父子俩一起吃饭比较香,结果儿子营养跟上了,张经理也胖了一圈。

事情的结果还算美满。因为治疗及时,孩子的病情控制住了而且恢复得很快;因为有爱的力量,孩子不但勇敢战胜病痛,而且小小年纪却有着自信的笑容和坚定的眼神。

孩子康复(为保护当事人形象,图片做模糊处理)


2

病痛的折磨并非常人可以想象

我喜欢追电影,特别是徐峥的。说来惭愧,《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我也是冲着徐峥去看的,结果却弄得自己泪流不止。点映第一天(7月1日)我就去看了,但事后想写点什么的时候却迟迟下不了笔。

《我不是药神》将白血病患者对抗病魔的真实生活直接生动地展现在我们观众眼前:

去哪都戴着口罩,防止细菌感染。

因为要接受多次化疗,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

看病、复查、抽血、吃药、昏睡,如同一日三餐,每天必备的生活流程。

每一次做清创,都感觉有一万根针在扎自己,就算咬着毛巾,疼痛声依然吓得走廊上的人眉头紧皱、赶紧走开。

这种折磨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痛到每天醒来都会怀疑活着的意义;痛到想用死亡来结束绝望的生命。

病房里,每周都有人被推走,永远地离开。

病人在走廊里给医生下跪,只央求能够减少痛苦。

有人用最后的力气向亲人哀求,把房子卖了吧,让我用进口药。

在那个医疗不发达的年代,有些病不是有钱就能治,没钱只剩下绝望。

《我不是药神》海报


3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影视作品,首映票房破3亿,更是被网友们称为9.0高分、零差评的电影(当然现在应该不止这个票房和分数了)。

一个卖印度壮阳药的油腻中年程勇(男主角 徐峥饰),遇见一个走投无路的慢粒白血病患者老吕,影片中的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患有慢粒白血病的人需要终身服用名为“格列宁”的药物,一瓶4万,断药就只能等死。老吕在偶然机会发现印度的仿制药一瓶才几千块,而且药效相同。于是老吕找到程勇想让他帮忙走私。而眼看病重的父亲没钱做手术的程勇,只能铤而走险答应了。

到了印度,程勇才知道,四万的正版进口药,仿制药进货只要500,商人的嗅觉告诉他,这是个巨大商机。于是一个卖壮阳药的小贩,和四个慢粒白血病患者:老吕、老刘(病患牧师)、思慧(女儿患病的单亲妈妈)、彭浩(被家人赶出的自闭男孩),组成了走私卖药团队。

程勇组建走私卖药团队


4

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存的自由和权利

疾病带来的只有灾难和痛苦。而国内唯一能治白血病的只有价格昂贵的格列宁,虽然印度出产的仿制药有同样的药效,而且价格与正版药相差十倍以上。但当时中国不允许进口这种药,并将其安上“违规禁药”的罪名。

“命就是钱”

面对法律的无情,制药厂的资源垄断。白血病患者们倾家荡产用钱买命,或是买不起药只能在病痛中煎熬等死,甚至怕拖累家人即便心中万般不舍却只能绝望自杀......

电影里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老吕在发病后,头发一缕一缕往下掉,脸上毫无血色。日复一日的看病、复查、抽血、吃药、昏睡。每一次做清创,都感觉有一万根针在扎自己,就算咬着毛巾,疼痛声依然吓得走廊上的人眉头紧皱、赶紧走开。

在一个太阳刚刚升起的清晨,老吕醒来后悄悄起身,回头看了一眼病床旁的熟睡的妻子和孩子,嘴角带着一丝无奈而又满足的微笑,偷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这场噩梦一般的折磨。


5

生命权和专利权,孰轻孰重?

能治病的低价印度仿制药因为专利问题,在中国法律的是不允许,所以没法打通中国的销售渠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高价的正版药吃垮掏空白血病患者。而代购低价“盗版药”的无奈之举却成了犯法行为。在庄严的法律面前毫无情面可言,难倒还有比那一条条鲜活的无辜的生命更重要的吗?

为了抓到贩卖盗版药的商贩,执法刑警曹斌,逼问买药的白血病人们。一位老阿姨站出来恳切地说:“领导,求你一件事。求求你们别再查了。这药假不假,病人自己能不知道吗?我得病3年,正版药吃了3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这便宜药才卖500,能救命......药贩子根本不赚钱呐,谁家还能没有个病人,你就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行吗?”

程勇和老吕在推销仿制药


6

对于在病痛中饱受折磨的患者而言,最好的药是“爱与希望”。

但不幸的是,印度政府下令要求仿制药厂停产,货源断了。渠道只有一个,就是在印度零售店回购,进价不再是500,而是2000。程勇咬了咬雪茄说:“这次还是卖500,剩下的钱我来补,就当还他们的。”

没人想到,会有人在用自己的钱,冒着坐牢风险,贴补他们买救命的药。

慢粒白血病的治疗是痛苦的、长期的、不能间断的、治疗费用是昂贵的。得了这种病,就相当于一个吃钱的无底洞,永远不会消失,也永远填不满。有钱的被吃穷吃没,没钱的就只能等死。程勇的善举,无疑是对患者们的同情和关怀,也让患者们重新看到生存的希望。而就是因为程勇,几千万患者幸存下来,让他们也可以像我们正常人一样好好活着,看看这多彩的世界,幻想自己所憧憬的未来,大胆追求自己的梦想,创造美好的未来,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情,爱自己所爱的人儿。

《我不是药神》主要演员合影  


7

影片当中,我们跟随这男主角程勇,以旁人的眼光一步步深入发现白血病患者的真实生活状态,掏空家底用钱填补一个无底洞,忍受巨大的病痛和常人异样的眼光,仅仅只是为了活着。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油腻中年男子,程勇在影片中的形象也在一步步升华。从一开始为了生计开店卖药,做商人该做的事情——赚钱和利益,到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白血病患者进药,再到发自内心倒贴钱只为了更多患者也可以像常人一样好好活着,即便冒着坐牢的危险,也要这么做。

当生命中有一条裂缝,别怕,那是为了能让阳光照进来。愿更多人像《我不是药神》中的程勇那样,成为那一束照进他人生命中的阳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