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扬戏曲文化,传承民族经典

 韩林图书馆396 2018-08-23

弘扬戏曲文化
传承民族经典
欢迎欣赏陕西秦腔

秦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与凤翔),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青海、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西戏曲研究院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具有光荣历史和雄厚实力的艺术团体,其前身是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延安时期,就以《血泪仇》《穷人恨》《中国魂》等剧作进行了革命文艺的实践并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建国初期,《梁秋燕》《赵氏孤儿》《游西湖》《金琬钗》等剧目曾晋京献演和巡回江南十三省(市)演出,誉满京华,蜚声南国;改革开放以来,创作演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其中《千古一帝》《杨贵妃》《西湖遗恨》《杏花村》《漂来的媳妇》《留下真情》等剧目分别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现代戏调演优秀剧目奖”和“文华新剧目奖”等项奖励;曾屡次出访欧、美、亚和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演出,足迹遍及数十个国家。

靓丽剧照

《小宴》

《苏武牧羊》

《赵五娘吃糠》

《魂断巴丘》

秦腔《法门寺》
《法门寺》又名《宋巧姣告状》、《双姣奇缘》,秦腔传统剧,姜炳泰整理。眉邬县傅朋路过孙家庄遇村姑孙玉姣,一见钟情,有意遗玉镯一只,图订良缘。

碗碗腔《万福莲》

碗碗腔历史剧《杨贵妃》精彩亮相

《大唐玄奘》

《哑女告状》

边肖、杨升娟《火焰驹·表花》

《五典坡 探窑》

惠敏莉《木兰从军》

经典剧目展播

八十年前

在延安宝塔山下

一个叫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的

革命文艺团体诞生了

她是在毛泽东主席的亲自倡导下

由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红色戏曲团体

她以“唤醒民众、一致抗日”为己任

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相结合

用文化激活抗战的热血

用文艺点燃战斗的激情


新中国成立后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进驻西安

更名为西北戏曲研究院

她始终追随党的步伐,尽心尽职

全心全意投入党的艺术事业

与中华民族的兴衰休戚与共

与伟大祖国血脉相连

与社会大众共同进步


八十年后的今天

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坚持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精益求精 潜心磨砺

以工匠之心打造精品之作

以古老的戏曲艺术讲述中国故事

塑造中国形象 弘扬中国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