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顿晚年科研成果中国在早汉代就已经发明了(早了1800余年)

 知识大胖 2018-08-24

各位朋友对牛顿应该非常了解了吧,就是那个在自家苹果树下写作业时,偶然被苹果砸到了脑袋,就突然想到了万有引力定理的牛顿爵士。

大家都知道牛顿是位伟大的科学家。其实在牛顿生活的年代科学家可不是一个好的职业。因此牛顿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英国皇家铸币主管。

这个差事对于牛顿来说属于一个美差了,基本上就是钱多事少责任轻。然而我们牛顿大神可不是个吃闲饭的人。

牛顿上任后,就发现当时英国货币实在太烂了。由于缺乏有效的防伪手段,英国银币经常会被民间私自铸造。从而造成英国涌现出大量劣质货币。

这些劣质货币如何来的呢,其实制作非常简单。通俗讲就是薅羊毛的方法,例如英国皇家铸币厂生产出来货币,流通到你手上后,您拿个小刀没事就刮一刮,日积月累您就能积累一大批白银碎,然后您自己在防着官方的样子铸造一下,在市场上就可以不断买买买了。

最终造成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让英国银币无法在国际上流通,严重影响了英国国内的正常经济发展。

牛顿发现这个问题后,就用精密数学方法设计了一套新版货币,并且为了防止您用小刀刮银币,牛顿发明货币锯齿(请注意大部分书籍都认为是牛顿发明了货币锯齿)。

1705年,牛顿由于其杰出的工作表现和巨大的科学成就,被安妮女王封为爵士。

故事到此其实本可以结束了,大胖老师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有一次大胖老师去博物馆参观,讲解员当将到汉代五铢钱时,竟然也讲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故事。下面是讲解员讲述的内容:

西汉初期仍使用秦制半两钱,由于允许民间私铸,钱制较乱,以致出现重仅一克的荚钱。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也就是一些投机商将秦制的半两,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个半两,就可剪下一个半两的青铜,用剪下的铜再铸半两,这样以来,导致货币失衡,给当时的经济造成一度的混乱,以至于后世出现剪边半两很多,吕后发现问题后,积极主张币制改革,并且亲自参与了钱币的设计,为了防止剪边,在方孔圆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围边,定五铢为计重单位,汉五铢从此诞生。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西汉时期的五铢。

看来货币防伪技术吕后在汉代就已经发明了。

说句题外话,牛顿新币改革后来是失败的,他后来给政府提交了一份《关于欧洲通货中金银价值问题的报告》,在报告中他建议将21先令于黄金和英镑挂钩。

学过金融学都知道,这是可是金本位制度。大英为何称霸天下成为日不落帝国,大清为何一败涂地,都是由于英国后来执行了金本位,而大清一直奉行银本位。

所以说牛顿伟大不单单在科学领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