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了【护苗 • 成长】有奖征文活动
一、个案简介 孙锐,五年级一班转来的一位新同学,个子中等,白白的皮肤,机灵的神态,挺聪明可爱。可就是不认真学习,爱打架。在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里,他几乎打遍了班里所有的同学,天天有同学告他状,甚至有的家长打电话给学校领导,要求把这个学生从这个班里调走。不仅如此,他还去打低年级的学生,有些班主任找他谈话,好说歹说,什么作用也不起。批评他时,他要么一言不发,要么“是是是,对对对,我改,我以后改”,边说还边抹眼泪。可以后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显然,孙锐是一个有攻击行为的孩子。 二、个案分析 经过调查我知道了这个孩子这种表现的原因。 (一)离异家庭 孙锐父亲常年在外面工作,照顾不上他,继母是个温和的人,觉得他可怜,对他比较溺爱,在很多事上都顺着他。孙锐在外面做了错事,当老师、学生家长找他爸爸告状的时候,他往往是觉得儿子给自己丢了面子,经常是不问青红皂白就对他拳打脚踢。父子的关系比较僵,造成孩子心理问题。每当孙锐听到有同学窃窃私语时,就怀疑人家说自己的坏话。 (二)家庭教育跟不上 爸爸的严厉,暴躁加粗鲁,导致了孙锐的敌视和对立,造成他的脾气倔犟,爱撒谎,他将自己的这种遭遇用到了同班同学及低年级的同学身上。继母则只是袒护和满足,只要是孩子提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都答应。这样,孙锐就在挨爸爸打,继母护——去打人——再挨爸爸打,再溺爱的过程中痛苦的成长着,直到别的学校劝其转学后来到了现在的班级。 (三)影视的负面影响 小时候,他就爱看武打,拳击的片子,边看边模仿,家长有时还会夸奖两句,完全没意识到这样下去的后果而听之任之。 三、具体措施 (一)改善父子关系,改变教育方法。 在与孙锐爸爸的交谈中,我和他一块儿分析了家庭环境及他的教育的不合适之处。孩子犯错的时候,要说服教育,不要再打孩子。孩子犯错是正常的,认为孩子犯错是丢面子的思想要不得。孩子在挨打后,无处可发泄,就会去打别的孩子。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再就是,我委婉地告诉孙锐妈妈,教育孩子要进行持之以恒的关爱,要宽严有度。家长的态度要一致,不要一个管,一个护,那样就起不到教育的效果。他们表示一定按我说的做。 (二)与其沟通,消除疑虑。 由于家庭的原因,孙锐养成了在继母面前老子天下第一,在爸爸面前撒谎,装模作样的两面性格。以前的老师找家长告状后他就挨打的后果导致了他对老师深深的敌意。为了让他改掉这种看法,我经常有意找他谈话,谈一些他感兴趣的问题,慢慢的,我在谈话中和他一块儿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他渐渐地愿意把心里话说给我听,也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的建议他也能听一些了,孩子行为改了许多,多疑和敌视心理也在慢慢消除。 (三)学会换位思考 我给他讲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想象自己挨爸爸打时的所感所想,让他换位思考,使他越发的认识到伤害别人是不对的,为此,我编了一个《别打我,疼》的心理剧在班上演出。(在班里找了两个学生做演员,一个高个子演员(气势汹汹,蛮横无理)为了一件小事,就去对另一个矮个子同学又打又骂(矮个子演员哭泣,道歉)让全班学生就刚才的表演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问“同意高个子同学做法的举手”,全班没有一个同学举手,我让他又看了一遍教室,问他“知道同学们不喜欢你的原因了吧?”他羞愧的低着头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打人,我一定改。”我趁热打铁,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再次保证不再打人,并找来两个愿意帮助他的同学监督他。 (四) 再差的孩子也有优点,让孩子的优点熠熠生辉。 孙锐乱打人的现象慢慢的少了,可他还是不够自信,我就让同学们帮他找优点。有的同学说教室后面的钟表电池没电了,孙锐就用他的零花钱买了两节电池,悄悄地换上了。有的同学说,他曾看到在下雨天的时候,孙锐将自己的伞送给一个低年级的学生,自己飞快跑回家去的事;还有的同学说,他经常主动帮其他同学擦黑板,打扫卫生等。我问:“这样的同学,大家喜欢不喜欢和他做朋友,喜欢不喜欢和他一块儿玩?”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对于这样的好人好事,我们应该怎样?“表扬”。说罢,学生望着他笑着使劲地鼓起掌来,孙锐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也从心底里感到欣慰。 四、辅导效果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孙锐的学习进步了,脸上有了甜甜的笑容,也能和同学们玩到一起了,没有同学再告他的状,他彻底地改掉了打人和撒谎的毛病,他真的变可爱了。 五、体会与思考 通过孙锐的教育过程,我深深的感到,家庭环境和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的素质和对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还有待提高,家庭教育任重而道远。良好的班级环境对于孩子的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是以爱为基础的,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理解孩子,宽容孩子,欣赏孩子,他们才会在爱的温暖里健康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