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港重镇山腰街道|庄氏聚居地

 玖玖家政 2018-08-24

山腰庄氏,系闽永春桃源始祖森公下第九世孙夏公后裔的一个支派。
夏公次子梦周公的长房弥坚公次子耒公,于宋端宗景炎二年,即1277年泉州府第(现泉州市区庄府巷泉州酒店所在地)遭元都督蒲寿庚兵燹,隐居泉州洛江琯头村〈古时琯头村属晋江县三十八都)。
此后,庄夏公第八世孙庄留孙〈赶鸭公),于1402年(明永乐二年)又迁居惠安县山腰(山腰古称惠安七都钱蔡村),故我山腰尊称庄留孙公为山腰二世祖(墓葬地在天湖岩)。一世祖为留孙公父亲庄均麟公(墓葬地在赤土园官路邻边前涂埭)

山腰庄氏,自留孙公迁入山腰开疆后,至今616年,从均麟公一世至馨字辈已历二十四世,人丁繁衍约五万多人,分布于山腰本地绵山村、锦联村、绵川村、锦塔村、埭港村、陈庄村、菜堂村等地,以及迁徙涂岭樟脚,庄厝,仙游,莆田,平潭等地。山腰庄氏系闽始祖森公(永春湖洋)九世孙庄夏公(泉州始祖泉州庄府巷)后裔外迁最大的一个支派,亦系庄氏之大宗望族。

由迁居时孤身独户的庄氏,经六百余载的蕃衍至今成为该地区唯一庄氏的旺族。

清乾隆六十年(1795),庄捷轩建山腰盐场,开发海盐生产,“山腰盐”名扬海内外,盐业成为山腰地区当时支柱产业,使经济发展,市场繁荣,促进了文化教育,英才辈出。

1 5世庄人瑞,清道光进士,翰林院检讨;15世庄大勋,庄大珪均是武科举人,同胞会试;1 8世庄肃奇、庄景贤,武科举人。还有惠安闽江广泛传说的,善于为民伸冤,著名讼师一一“状元庄三官”。

山腰各类信仰与古建筑融为一体,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至今遗存的佛教建筑有离相寺、保安官、锦山官、龙见宫、普渡公宫、养德堂、灵德堂、存善堂;山腰基督教堂;山腰庄氏家庙;古民居有望海楼、小三房古民居及各房系祖厝,都是具有闽南特色红砖大古厝。这些古建筑中多处被列区文物保护单位。

山腰原来是农村乡镇一级的行政区域,泉港区成立后成为区址的所在地,跃升为现代化的城市中心。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公路四通八达,街道宽敞,高楼林立,锦绣公园(原山腰盐场陈庄工区盐田)十二生肖石雕栩栩如生,四周花木相互映衬,湖光山色,如诗如画。

夏秋夜晚,人流不约而同汇集到公园,或歌、或舞、或北管、或南音、或戏剧……歌声、笑声、管乐声合奏成优美的乐曲。人们在这里获得时代精神、文化、艺术尽情的享受。锦绣公园成为欢乐沸腾的海洋,欢唱小康生活、欢唱和谐社会。

整理\庄宝民  编辑\庄  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