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E观澜 2018-08-24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荀子说:“君子推崇他人之美德,赞扬他人之优点,这绝非吹捧人。”

    (《荀子·不苟》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注释】道:说,讲。善:美好。与“恶”相对。即:就,就是。愈:越,更加。勉:尽力,努力。

    【解读】说别人的好话,本身就是一种善;人家知道了有人说他好,会愈加勉励自己。

    人性中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总是好中掺杂着坏,坏中掺杂着好,只是好坏程度不同罢了,还会发生变化罢了。所以对于一个人,应该客观辩证地看。《弟子规》前面章节讲过“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事不关己,不要参与说长道短;在这里,《弟子规》又告诉我们,如需说长道短的话,就尽量说“长”而不道“短” ——也就是对人要“扬善”而“隐恶”。

    一个人喜欢说人好话,还是喜欢说人坏话能反映出其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高的人不轻易对人评头品足;即使评头品足,也很少口出恶语,总是称赞的多。

    古人说:“君子表扬别人的优点,小人专门揭发别人的缺点。”

    (《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

    《格言联璧》中说:“德高之人,内心平和,所见之人都认为有可取之处,故而口中多称赞他人;德差之人,内心刻薄傲慢,所见之人都认为有可憎之处,故而眼中之人多看不起。”

    (《格言联璧·接物类》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有的人喜欢在贬低别人中抬高自己,也有人从不愿正视他人的优秀。比如,到处散布某人某项比赛得了个倒数第三,其实该项比赛只有三人参加。那是,对于他人的优秀,你正着说,他倒着说。

 

    宋代的宋祁的眼里没好人,皇帝的眼里宋祁也不是好玩意了
    有人推荐宋郊、宋祁兄弟可以重用。宋仁宗说:“哥哥可以重用;弟弟每次上殿,则朝中大臣没一个好的。”不久,宋郊果然被任用为宰相,而宋祁最终也就是个翰林学士。

    (《智囊·明智部》 或荐宋莒公兄弟(郊、祁)可大用。昭陵曰:“大者可;小者每上殿,则廷臣无一人是者。”已而莒公果相,景文竟终于翰长。)(宋仁宗陵寝为永昭陵,故称“昭陵”。景文,是宋祁的谥号。翰长:对翰林前辈的敬称。)

    朝中大臣难道真没一个好的吗?哪能啊!宋祁不过犯了某些人的毛病:看谁都看不上眼,看谁都是“豆腐渣”!

    现如今有的人,一个单位的人他都看不上眼,好吹毛求疵挑人毛病,嘴也不值钱,说说这个人坏话,说说那个人坏话。有点宋祁的本事也行(宋祁曾高中状元,但被让给他哥宋郊了;他的《玉楼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流传至今),偏一点本事也没有,才能智商仅限于窝里斗,尤其善长给人洗脑,他要是黑起一个人来,人家原本关系好的,压根就没打过交道,经他洗脑都能黑的一无是处。

    有人说,美丽的孔雀开屏,有人不说孔雀开屏多么美丽,却专门到孔雀的屁股后面对人指出孔雀的屁眼是多么丑陋。

    曾国藩说:“勿以小恶弃人大美”。有人却专以孔雀屁眼丑陋之“小恶”而弃孔雀开屏之大美,把一个好好的孔雀说的那么不堪!唉,能把一个孔雀说得跟鸡一样,甚至连鸡都不如,那才叫好呢! 


    “坏孩子”与“好孩子”
    有一个高中女孩,中午放学后进了家门,没精打采的,中午饭也没吃几口。她妈妈看出孩子像是有心事的样子,问她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了,她也不吭声,只是眼睛里一直闪烁着泪花。后来在妈妈一再追问下,嘴唇动了一下,终于开口道:“下午你或我爸去学校一趟吧,老师叫家长呢。”“怎么了?”“还能怎么了?考得不好呗!”妈妈叹了一口气,女儿也叹了一口气,泪珠子终于从眼睛里滚落了出来:“我都不想活了!有什么意思,考得不好,老师不待见,同学眼里也低人一等,整天跟灰溜溜地活着一样。”

    妈妈一听,又惊又骇,说道:“孩子,你可不能这么想!爸爸妈妈只养了你这么一个孩子,在我们眼里,你就是最好的孩子!人学习好的有学习好的活法,学习不好的有学习不好的活法;只要你将来不做坏事,就是爸爸妈妈最好的孩子!”“你承认我好有什么用?在老师眼里:学习好的就是好孩子,学习不好的就是坏孩子!老师看我们的眼神都不一样,连座位都是按分数排的!每次考完试都要调座位。我现在都快坐到最后一排了,听课的心情都没有;一进教室门觉得心都往下坠!”正说着,她爸爸进门了。妈妈大致跟他讲了讲情况,爸爸一听,加上中午喝了点酒,就对孩子说:“孩子,你放心上学去吧!爸爸下午就去找你们老师理论理论!”

    她爸爸果然说话不虚,下午一进老师办公室的门,就拉开张椅子,摆开阵势,给老师上课了:

    “我的孩子学习不好,给老师您添麻烦了!可是不能以孩子学习的好坏而论孩子的优劣,让孩子感觉低人一等,活得灰不溜秋的。”

    “人生的路很长,十几岁的孩子不能因为学习不好就断定他们长大后没出息。我们过来人都知道,分数高的学生长大后不一定有出息;分数不高的学生长大后也不一定没出息:这其中,有个人综合素质的影响,也有各种环境因素,等等的影响。只不过对于老师而言,你们不愿看得那么远:因为分数高学生的对老师眼前有利,学校也是用学生分数来考评老师的。”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小时候品学兼优,长大后有本事,有出息。可有些事情往往并不能随人所愿。我的孩子上小学时作文登报、连年三好学生,我们都很荣耀,也曾经对她寄予了无限希望;可是现在学习却大不如从前,我们也很无奈,好在孩子还是个好孩子。”

    “我的孩子长得漂漂亮亮的,但从不在外面惹事,是个乖乖女。上课她虽然有的课听不懂,但她从不逃学,照样背着书包去上学,不让老师和父母担心,这点就很好!她从来不会拿家里的钱,放在家里的钱,她就是拿一块钱也会给我们打招呼的。我对她说女孩子家晚上十点前必须进家门,她从来没有超过九点五十进家门的,所以有时晚上她在外面和同学在一起,我们从来不会担心她会回来晚的,也更不会担心她在外面彻夜不归的;不像有的孩子深更半夜不回家,父母要么在家里干着急,要么半夜出去找孩子。有一次我在外面吃饭,手机没电了,联系不上,她比她妈妈还着急,一遍一遍地问她妈妈:‘这么晚了,我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啊?会不会出事啊?’这点我很感动,我孩子她很孝顺!”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考上大学的,我的孩子现在看来属于考不上大学的,这一点我很难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懂事,不让父母操心,我的孩子就懂事,不让父母操心,这一点我很高兴。”

    “我的孩子只是分数比别人差,人并不比别人差。所以我希望老师你能多看看她的优点,不让她有自卑心理,让她高高兴兴、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度过学生时光。她以后靠自己的劳动,不管做什么,只要能自食其力就行;她以后钱挣不了多的,就挣少的,只要能自己养活自己就行。我们就很高兴,就很满足!”

    “我的孩子学习不好,我们两口子有很大原因。我们两人工作都很忙,有时很晚才下班,孩子放学后家里冷锅冷灶,连口饭吃都没有,更别提有人辅导功课了;要不然,她学习也不会落下这么多。对此,我们都很愧疚,觉得对不起孩子,觉得因为工作而耽误了孩子,所以,我们不会看不起自己的孩子。再说了,孩子进入校门后,主要接受的是学校的教育,老师的教育,孩子学习不好,老师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怎么能因此看不起自己的学生呢?学生学习好了,给自己争光了,是自己教育出来的;学生学习不好了,给自己丢脸了,反而是别人教育出来的一样嫌弃他们。”

    第二天中午,女孩放学回来,见到爸爸后,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你昨天跟老师说什么了,老师今天一进课堂,课都没上,大大发了一顿感慨:说以后再不拿分数来衡量我们了,每一个学生都有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只是她平常不在意罢了!她在全班同学面前夸我在家里是个乖乖女呢,说我懂事,孝顺,还夸了其他几个她平常不待见的同学,比如说爱帮助同学了,体育好给班里争光了,夸得那几个同学感动死了,差点流出了眼泪。最最重要——也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老师说她自己的孩子也因为他们两口子工作忙没时间看管,学习也不好,以前也是心烦,现在她觉得她孩子除了学习不好哪都好,心里又不烦了!说得全班同学都笑了!”

    “爸爸,我是乖乖女是你跟老师说的吧?”“嗯。”“那我以后要更乖!我以后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先给你买个保暖内衣,给我妈妈也买,好不好?”爸爸笑了:“不用,我们有。”“不嘛!人家说,女儿是爸爸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我以后要永远当你们的贴心小棉袄!让所有的人都羡慕你们!”


    分数高、学习好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孩子学习一般。不要因为分数把孩子一棍子打死,要多看看孩子其他方面闪光点;不能唯分数论孩子优劣,使他们本应快乐成长的童年少年蒙上一层灰暗的阴影。

    再说了,孩子学习不好,老师和家长要负主要责任;怎么能因为他们学习不好,看不起他们的反而主要是老师和家长呢?


    人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你越夸他,他越上进,好上加好;可悲的是,坏孩子也是贬出来的,你越贬他,他越下退,坏上加坏。遗憾的是,有些原本可亲可敬,为人父母者、为人师表者,恰恰长着一副损人的乌鸦嘴。有的家长辅导孩子功课,孩子启而不发,一怒之下说:“看你笨得跟猪一样!”有的老师课堂上公开奚落学生:“啥都学不会,还整天背着书包来干什么?”这些话既伤孩子自尊,又在无形中暗示孩子:“我不行,我比别人都笨!我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劲!”经常得到这样“暗示”后,有些孩子就破罐子破摔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