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画坛大咖画笔下的三水荷花竟这么美!将惊艳亮相澳门

 山地之仔 2018-08-25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曲《爱莲说》让很多人喜欢上了荷花。而三水的“云水荷香”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就连当代画坛“大咖”苏晓峰都为之倾倒,今天就来说说他与三水荷花的情愫~

苏晓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特聘研究员、民建中央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作品多为运用细密的线条和清丽的色彩来描绘南方的花卉禽鸟的同时,还以特有的笔调活灵活现地传达出它们的精神特质。

画遍荷花,钟情三水

苏晓峰老师和三水结缘,还得从1992年说起。那时他刚从学校毕业便作为人才被引进到三水,没想到,当年的湛江小伙在这一呆就二十余年。

自三水荷花世界开业以来,苏晓峰每年都会到那里去写生,荷花也成为他画作中的“御用主角”。

苏晓峰作品《香荷出浦》

在苏晓峰看来,荷花是一种有佛性的花,带有禅韵。佛家以“明心见性”、“悟道得法”作为修炼与教化之本,而作画犹如修道,境界随心境而存在,心境由心性而表征,而心性需锤炼方能升华。在浮华的当下,画家正需要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脱俗。

这些年,他画过很多地方的荷花,云南的万亩荷塘、北京颐和园的荷花......但始终还是偏爱三水的荷花。三水荷花世界内荷花品种丰富,且一年四季皆有不同景象,已成为苏老师的创作基地。“画好荷花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要深入体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丁亥年初夏于三水锦云轩

问及完成一幅画作大概需要多久,苏老师说,“这是无法用时间来估算的,每一幅看似完成的画都可以拿出来再补一下修一下,越画越精。一幅画没有具体的'完成时间'。”或许正是这份精益求精追求,苏晓峰老师在书画造诣上越来越精。

云水荷香,清新隽永

受苏老师偏爱的三水荷花世界因独特优雅的韵味,曾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水荷香”的美景也被评为“佛山新八景”之一。

这里的荷花四季不同景,每日百态,游客来此既可春看“小荷才露尖尖角”,夏赏“风过荷举,莲障千重”,秋览“芙蓉老秋霜”;也可晨窥凌波仙子,如贵妃出浴,日察玉荷婷婷,似少女出长成,晚探“少女含颦”,感受暗香浮动。

这里拥有独具岭南韵味的观景长廊,廊中赏荷、荷中观廊,别有一番雅致。

游客也可在荷塘间泛舟轻荡,看云在水里,荷藏云中。赏各色荷花,白的素雅清淡,红的艳而不俗,粉的娇而不媚,赏心悦目,荷香袭人。

以画为媒,以荷为韵,颂大美三水

三水早已成为苏晓峰的第二故乡。这些年,从工业三水到城市三水,三水一直在前进发展,而苏晓峰的的画艺也愈精湛,成为中国当代的“大咖”。

以画为媒,以荷为韵,是苏晓峰回馈三水、感恩三水的方式。据粗略估计,苏老师以荷花为题材作画约200多幅,而这些画作又以不同渠道传播出去,让三水荷花在艺术上绽放、把三水的风情带到世人眼前。

苏晓峰作品《倩影》

但苏晓峰不仅以艺术创作为乐,同时也以传播艺术为乐。近年来他开始到北京发展,深受北京浓厚的艺术氛围浸染,那里名家多、艺术交流层次高、整体艺术水平高,苏晓峰希望将更多的艺术资源引回三水,支持本土艺术事业发展。

苏晓峰于三水锦云轩美术馆内题字。

除了多次邀请名家来三水举办画展,目前苏晓峰还拟在西江新城筹建一座大型美术馆,希望以此打造本土艺术交流平台,提高本地文化艺术水平。

明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苏晓峰也将在澳门举办荷花主题画展,届时三水荷花作为一种文化输出将再次惊艳世界。

文化+旅游,让人才成为传播的桥梁

今年年初,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对“文化三水”建设提出了“以文化人、以文引人、以文促产”的要求。在7月的三水区委全会上,区委书记黄福洪表示,要推动文化事业、文旅产业双轮驱动发展。发挥三水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优势,突出水特色、彰显水魅力,讲好三水故事。

胥江祖庙北帝诞千人太极活动

白坭智能文化家

乐平镇第三届“广府印象”文化嘉年华

谈及如何通过文化促进旅游的发展,苏晓峰举了个例子,云南沙溪古镇是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古镇,因此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前去创作。因此地方需要培育发展自己的文化,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前往,让人才为当地的文化背书,从而促进旅游,形成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底色,也是一座城市的内生动力。三水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坚持以“文化+”理念推动三水文旅产业发展,将三水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名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