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6家网贷评级(融360)

 昵称6209352 2018-08-25


2018年融360第二期网贷评级(100家平台

发布时间:2018-08-08

1.1 2018年第二期网贷评级说明

1.1.1 评级对象初筛条件

在评级对象的选择原则上,我们仍保持往期评级平台样本的筛选原则,已经完成与融

360数据对接的平台我们会优先考虑。但对存在以下情况的网贷平台我们一般不纳入评级范围:

(1)平台上线时间短于六个月;

(2)三个月内平台综合年化收益率≥24%;

(3)三个月内平台存在重大违法违规或严重诚信问题;

(4)无法获取详细信息及明确数据的平台。


1.1.2 评级体系

进入2018年二季度以来,由于监管的不断收紧,和互金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网贷行业市场出清也在不断加剧。唐小僧、联壁金融等一批不规范、甚至是不合法的平台开始“暴雷”,它们体量大,少则几十亿待还,多则好几百亿的待还,这些平台的“跑路”对整个网贷行业的声誉以及出借人的信心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我们预计网贷行业市场出清仍将继续,但是出清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合规的网贷平台将获得监管认可,也会继续通过科技实力践行普惠金融。


本期评级报告我们在结果发布形式上做了重大的调整,在评级模型上也根据行业现状做了相应的调整。本期网贷评级只发布 B 级(含 B 级)以上网贷平台的评级结果。评级结果主要考量的是平台”综合抗风险“的实力。所谓的”综合抗风险“的实力,是指平台即便无法拿到备案、借款端遭遇较大的逾期、以及出借端遭遇较大的赎回,也能保持运营平稳的实力。


本期网贷评级模型,与上一期相比也有相应的调整。本期具体评级细则框架如下表:



本期网贷评级模型变动说明:

一、背景实力权重提升 10%。考虑到目前的网贷行业环境下,平台的综合抗风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台的“股东背景”。背景实力权重由20%提升至30%。

二、合规整改大项权重下降10%。“硬性指标”权重由20%下降为15%,“信息披露”权重由15%下降为10%。

三、运营能力计算模型调整


1、“近三个月成交量”指标权重由35%下降为20%;

2、“成交量增速”由正项指标调整为按绝对值变化率的负向指标,即成交量增加过快或下降过快都会有相应减分;

3、新增“资金净流入”指标。资金净流入是正向指标,反映平台的资金流压力。资金净流入越多得分越高,资金净流入越少得分越低。

具体评分指标说明如下:


(1)背景实力(权重30%)

背景实力越强的平台,在合规、转型、运营等方面将拥有更加明显的优势。背景实力主要通过考察股东背景、是否加入专业协会、管理团队背景、IT 技术实力四个主要指标,及平台实缴资金和实际持续运营时间两个相关指标,综合评定后得出网贷平台背景实力的最后得分,各评分项具体评价的内容如下:

股东背景:我们将严格区分平台银行、国资、上市公司、知名公司或风险投资公司等持股比例和投资真实性。股东背景、风险投资公司实力及融资金额等会对得分产生影响。国资股东方直接或间接持有该家平台51%以上,本身在A股主板或创业板、港股主板、美股主板上市,获得C轮或C轮以上融资且融资金额过亿的平台,股东背景得分相对较高。


是否加入专业协会:考察平台是否加入互联网金融相关专业协会,根据不同协会及平台在协会中的角色赋予不同分值。例如:有官方背景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分值高于民间协会;协会会长单位或理事单位分值高于普通会员单位。


管理团队背景:首先根据从业时间、职务等多维度,考察管理团队成员在金融、法律、会计、互联网等领域的从业情况累计计分;其次,考察管理团队成员的教育背景,并交叉验证从业和教育背景的真实性,虚假从业经历和职务,以及教育背景将会被相应扣分;另外,考察管理团队成员的个人以及关联企业的征信方面,比如曾有被法院执行记录等负面情况,则相应被减分。


IT技术实力:通过考察平台是否有专业研发团队,其交易系统是否拥有自主研发产权,以及是否具备安全性的 ssl 加密传输协议(https)或其他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手段,综合判断平台IT技术实力。 除以上四点,我们还通过平台注册资本/实缴资本及实际持续运营时间给予平台相应背景加分。

(2)平台风险识别(权重15%)

平台风险识别主要通过平台外部担保、借款集中度、平均年化收益率、网络舆情等 4个主要指标来考量,综合考察平台的风险识别能力,并给出相应得分。各评分项具体评价的内容如下:


外部担保:考察平台引入的外部第三方机构的担保实力。根据保险公司履约保证保险、第三方担保公司等的担保承诺给予不同的分值。


借款集中度:考察前十大借款人待还金额占平台当前待还金额的比例,反映平台借款人集中程度,借款集中度数值越低越符合小额分散的监管要求。


平均年化收益率:考察平台最近一个月所发布的借款标的的加权平均年化利率,平均年化收益率越低分值越高。


网络舆情:分为正向舆情和负面舆情,给予相应的加减分。


(3)运营能力(权重15%)

本期评级对平台运营能力的考察主要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包括成交量、平台活跃度、投资分散程度在内的各方面表现进行综合衡量。评级具体参考指标为:成交量、成交量增速、资金净流入、在贷余额、投资人数、投资人增速、投资分散程度、平均借款期限等。


(4)硬性指标(15%)


本期评级的硬性指标包括银行存管、律所合规报告、会计事务所审计报告、等保三级、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平台如果上线了银行存管、披露了律所合规报告、会计事务所审计报告,或者拿到了等保三级、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会得到相应的加分。


(5)禁止行为(权重15%)

禁止行为主要从借款限额、产品模式(散标、资产包)、超范围经营、活期理财、关联业务等方面来考量。


借款限额:主要考察平台上的借款限额有没有超过《办法》所规定的额度要求(个人20万元,企业100万元)。借款额度越符合监管要求,得分越高。


产品模式:主要考察平台上散标、组合计划类产品等所占的比重。通过产品模式可以判断平台期限错配的严重程度。散标比例越高,得分越高。


超范围经营:主要考察平台有无自行发售理财等金融产品募集资金,代销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无超范围经营,得分越高。


活期理财:主要考察平台是否有活期理财产品模式和规模。无活期理财,得分越高。 关联业务:主要考察平台是否存在关联担保和关联交易,无关联业务的平台得分越高。

(6)信息披露(权重10%)


信息披露主要是考察网贷平台的透明度,我们通过运营数据公开等细项指标来综合评定网贷平台信息披露的最后得分,运营数据公开:考察平台是否公开运营数据,例如:贷款余额、代偿金额、运营月报、信息披露页面、法定代表人签字等。


1.2 平台异动说明和级别调整

由于网贷行业变化较快,因此在每期评级报告发布期之外,若网贷平台发生一些重大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平台获得投资、股东变动、经营管理出现重大变化、突发事件等)而对评级结果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将发布平台异动说明或者风险提示,并持续关注、评估平台异动对其级别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评级级别。


1.3 评级级别释义

本评级体系在计算指标得分时,严格遵循评级体系的五大基本原则。融 360 网贷评级课题组按照重要性原则,对不同层级指标项给予相应的权重。


我们根据综合分析结果,把 26 家 P2P 平台分为:A、A-、B+、B 四个级别。总体来讲,这四个级别的平台在未来三个月给出借人造成较大损失的概率低。

A:平台综合实力最强。有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或风险投资公司背景;管理团队在金融、IT 、法律等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平台有完善的风险识别体系;品牌知名度高、用户评价及行业口碑好。 A级平台对借款人信息真实性的甄别能力以及对借款人的风险定价能力最强,提供的借款项目信息靠谱度最高。平台合规整改情况好,“抗风险综合实力”最强,在三个月内给出借人造成损失的概率最低。



A-:除个别项以外,基本符合 A 类条件。A-级平台对借款人信息真实性的甄别能力以及对借款人的风险定价能力强,提供的借款项目信息靠谱度高。平台合规整改情况较好,“抗风险综合实力”强,在三个月内给出借人造成损失的概率低。


B+:平台综合实力在纳入评级的平台中较强,基本都获得过 1-2 轮知名风投;部分加入了专业国家级协会或互联网领域内专业行业协会;管理团队在金融、IT、法律等方面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平台具备较为完善的风险识别体系;平台运营能力较强,在成交量、活跃度、现金流等方面在网贷行业位列中上游, 品牌知名度较高。B+级平台对借款人信息真实性的甄别能力以及对借款人的风险定价能力较强,所提供的借款项目信息比较靠谱。平台合规整改情况乐观,“抗风险综合实力”较强,在三个月内给出借人造成损失的概率较低。


B:平台大多获得过1-2轮知名风投;大部分也是互联网金融领域内专业行业协会的成员;管理团队在金融、IT 等方面有多年工作经验;有比较合理的风险识别体系;平台在成交量等部分运营数据上表现较好;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用户评价及口碑较好。B级平台的信息甄别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较好,所提供的借款项目信息大部分都靠谱。平台合规整改情况相对乐观,有一定的“抗风险综合实力”,在三个月内给出借人造成较大损失的概率低。


(注:评级定义是对于该级别平台信息甄别、风险定价实力,以及“抗风险综合实力”的整体释义,并不意味着平台的实际情况在所有细项中均与级别表述相符。)


1.4 2018年第二期评级样本范围

由于目前网贷行业形势相对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叠加,我们对一部分 P2P 平台的潜在风险无法做出判断,因此本期评级决定缩减样本数量。本期网贷评级样本平台共 26 家。新纳入了1家平台,51人品。


1.5 2018年第二期评级结果



表 1-2 2018 年第二期评级结果

注 1:本期评级结果中同类别平台排名不分先后。

注 2:对于上市公司并购、入股 P2P 平台,网贷评级课题组以上市公司公告以及证监 会批复为准。



第二章 深度分析

2.1 网贷行业现跑路潮 个别上市公司股东“别有用心”

2018年二季度,在监管政策收紧、网贷备案再次延期的背景下,行业出现了一波平台“跑路、清盘”的高峰,其中包括以唐小僧、联壁金融为代表的非法集资平台,它们打着P2P 的旗号,干着违法的勾当,还让网贷行业背上了骂名;还有以投之家、永利宝为代表的实控人恶意跑路事件,对整个网贷行业的信心也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当然这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 P2P 平台,因为基本功不牢,资产风控和业务流程没做好,再加上期限错配、资金池等不合规的操作,在借款端逾期和出借端紧缩的夹击下,只能选择退出。在这样的行业氛围下,网贷出借人的信心遭受重创,资金外流明显,不仅仅中小平台受影响,就连行业的头部平台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牵连。


据融 360 网贷评级组监测数据显示,自 6 月 1 日以来截至 7 月 20 日的这波问题平台高峰期内,6月份72家,7月份208家,累计贷款余额分别约为130亿元、620亿元。7月份问题平台无论从环比还是同比来看,均远远超过以往数据。6月 30 日作为之前监管备案的关键时间节点,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分界线。


图 2-1 网贷行业新增问题平台分类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波平台密集跑路呢?融360评级课题组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最根本的原因是平台的资产端质量太差。非法集资、恶意诈骗、假标自融的平台除外,这一波问题平台无一例外都是资产端出现了问题。而资产端质量差,最直接的原因是平台的风控实力不济,对出借人的风险识别能力太弱,加上一些平台盲目做大规模,加剧了资产端的恶化。



二、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是主要的外因。随着监管层“限额”、“双降”的落实,合规性方面的要求,扫黑除恶的推进。很多平台在存量清零、资产转型,以及贷后催收方面陷入了困境,对于逾期项目平台又无法兜底,只能选择清盘退出。


三、备案延期成为压垮部分平台的最后稻草。行业里面有一部分平台是专门冲着“备案套利”去的,他们一般成立时间较短,体量小,按照监管的要求展业,但这些平台基本都属于亏损运营,靠股东的资金在强撑。原以为在6月30 日可以备案,之前准备的“粮草”也刚刚够平台维持运营到 6 月底,现在备案延期,很多平台无力承受后续的投入,也只能退出。


四、个别上市公司抽 P2P 出借人的血续命。投之家、爱钱帮等平台是典型的案例。有一些上市公司,本身已陷入绝境,在信贷紧缩期找不到续命的资金,于是想到控制一家P2P公司,然后在P2P平台上用空壳公司的名义发假标自融,结局可想而知。


五、“老赖”借款人恶意逃废债。有一部分借款人,为了逃避债务,结成“老赖联盟”,拖垮平台。他们商量好一起逾期,然后散布平台暴雷的消息,一旦投资人报案,经侦接入,平台停止运营,借款人就以为可以不用还钱。


融 360 网贷评级组认为,这一轮暴雷潮的原因是网贷行业多种风险叠加,只不过其中夹杂了太多“玩家”的利益纠葛,剧情也不断刷新大家的认知,再加上平台退出机制尚不完善,所以在出借人群中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恐慌。

注:投资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作为参考,本文不承担投资连带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