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高深的学问

 官展呈同学 2018-08-25
《太上感应篇》讲,“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可见,人所得到的福气也罢,灾祸也罢,都是自己招来的,怨不得天地,更不该推责给他人。当然人们都期望通过自己的善行招来更多的福气而远离灾祸。老子在《道德经》第十章中讲述了6项修炼,若世人能够掌握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坚持践行,则人生会越来越顺,福气也会越来越多。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形体和精神合二为一,能够不分离吗?《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安”就是指身心合一。无论做什么事情,人如果不是一心一意,而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形体虽在,但精神却恍恍惚惚,长此以往,势必不会有什么成就。因此想要人生越来越顺,那就要做到身心合一,身在何处,则心就在何处。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凝聚精气达到柔顺的状态,能够像婴儿一样吗?老子对婴儿情有独钟,是因为婴儿还没有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内心最为纯净。老子这是在告诉世人,在观察事物时,要保持婴儿状态,即收起主观看法和以往的经验,客观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想人生有所成就,那就抛弃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多向婴儿学习吧。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清除内心的杂念,能够做到没有瑕疵吗?人只要与外界事物接触,总是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杂念,而这些杂念消耗人的精气,故而要不断的像曾子一样“三省吾身”,以便清除掉杂念,回归到身心合一的状态。如此人才能保持专一,专一才能有所得。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爱护人民治理国家,能够做到无为吗?《道德经》里的很多话是针对君王而讲的,但它对普通人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这里的“无为”是“不要妄为”的意思。一个人,成功也好,失败也罢,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他自己,因此在与他人交往时,要给他人以充分的发展空间,不要以为自己聪明绝顶,对他人的事物横加干涉,不然就是自取其辱。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耳目口鼻的开合,能够做到平和吗?耳目口鼻是人体的感官,是滋生欲望的通道。《道德经》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接触外部事物过多,欲望就会滋生得越多,这不仅会令耳目口鼻等感官疲惫不堪,人心也会被搞乱。故而想人生越来越顺,就要知道控制感官,切莫一味寻求外部刺激。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明白通达,能够做到不用机巧吗?在老子看来,人最重要的是守住质朴,干事创业着重在提升自知及自胜,若使用机巧而尝到了甜头,则质朴的本性将慢慢退化掉,这是巨大损失。举个例子,质朴的人一般自认愚笨,做事脚踏实地,也勤勤恳恳,若变成了机巧之人,则会丢掉勤恳和踏实,而考虑着走捷径。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固然想人生越来越顺,就要守住质朴。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长万物但却不据为己有,有所为却不自恃有功,长养万物但却不主宰它们,所以叫最高深的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