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109) 增广补正: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就是发热恶寒,病在表的太阳病)、大渴欲饮水(兼有阳明里热,石膏证)(此时有用大青龙汤治疗的机会);若饮水多者,其腹必满(此时有用五苓散治疗的机会)。若经过对证的治疗后(可以是大青龙汤与五苓散的合方之类,也可以是本条所说的“刺期门”(原理与108条所说的差不多,都是给郁滞的邪气开一个透泄的缺口。此缺口一开,往往就能诱发邪气的大规模的、全面的溃散,能导致汗、尿、大便之类该通的都通)),病者自汗出(表邪有出路、热邪亦有出路)、小便利(里水也有出路),则水、热、表诸邪均有出路,病有自解的转机,故可认为其病欲解。 按:此条“此肝乘肺也,名曰横”,是说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这个病是由于肝(木)气郁抑反侮肺金、导致肺气出问题所致的,由于金克木为顺,木去反克(又称反侮)金就属逆了、不顺了,所以叫做横(横蛮、横逆之意,也就是不顺、造反、叛逆的意思)。这个与108条的“此肝乘脾也,名曰纵”是同一种产物,都是后人加的所谓说明、解释,但这里比上条解得更牵强。表不解、有里热就是肝乘肺的原因吗?把表不解说成与肺有关(因为肺主皮毛也主表)还勉强说得通,但说这个里热烦渴能喝水的证状也是肝或肺造成的,那就肯定说不通了,在它这套理论里,这可是胃热、心火这些东西的结果呢!所以这套东西不可信,仲景全书都不说这些东西的,只这一两条见一见到,这应该是后人给加上去的,肯定不是仲景的原意,道理跟108条所说的一样。反正这种解释没什么意义,但治法(“刺期门”)却是有效的,那是实践得来的东西,无论你解释还是不解释、解释得对不对,这些都是客观的存在,是实践的经验,对证用就能见效,实在而朴素,这部分内容才是仲景这本书的精华。 |
|
来自: 鉴益堂 > 《50一天研究一条《伤寒杂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