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映像湖北|全国最“仙气”的一座山:朝代更替却一直独得圣宠

 鸿儒书香vosn18 2018-08-25

当福地天生就,琼阁仙山有美名。

雾绕云缠峰翠秀,游人自在画中行。

一首《七绝●游武当山》道尽了它的奇美,

它自古以来,就一直是各大诗人趋之若鹜歌颂的对象,

它是道教仙山,誉满天下

它是皇室家庙,五岳之冠

它就是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武当山。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东接闻名古城襄阳市,西靠车城十堰市 ,南望原始森林神农架,北临高峡平湖丹江口水库。武当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玄武大帝时期,而伴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的,还有武当山的沧海浮沉和文化沉淀。

圣名来源众说纷纭,唯有“武当”俩字最仙

古人给山取名的规律是:山以形名(由形状取名)、山以地名(由地域取名)、山以事名(由事情取名)、山以人名(由人物取名)。武当山,又名参上山、仙室山、太和山、谢罗山,都是遵循了这些规律。当然,在这些山名中,“武当、太和”最引人注目。所以,从原始上神到现今,人们对于“武当”的来历一直都有讨论。

最早时期的传说是“非玄武不足以当之”说。相传我国黄帝时代,西部有一个美丽的净乐国,净乐国的太子生来聪明,但他却不肯继承王位,到处求师学道,想要成仙升天。后来,经玉清圣祖紫元君的点化,来到一座仙山修练了42年,功成升天,后被天地封为“玄武上帝”,“荡摩天尊”。后人因此便将玄武修练的仙山称之为武当山,意为“非玄武不足以当之”之意,故名“武当”。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发,根据《武当道教史略》中的说法便有了 “以武挡敌”的说法。春秋时期,防陵(今房县)、均陵(今丹江口市)一线为楚国抗击巴、麇、庸等国的前线;战国时期,武当山北面的汉水、丹水一带是楚国抵抗秦国入侵的前线,楚国在武当山地区驻扎军队,以勇武之士抵挡秦国的军队,“武当”一词的来历或许与武关、武胜关一样含有“以武挡敌”的含义,其中“当”同“挡”。

而现今四川省社科院王家祜先生认为:“武当”音近 “巫丹”与“武担”,也许与“禀君之先,出自巫臷’的巫山、丹水等古族名、地名有历史迁播的关联。”因知,“武当”源自太昊巴人之“巫” (武都、武担)。

当然,“武当”名字的由来还有很多种传说。在众多说法中,后人现在多理解的武当山的由来应该是多种说法的杂糅与结合。

因此后人多认为是这样的说法:武当山原名太和山,古代先民们既发现武当山孤峰焰起,群峭攒空,象熊熊燃烧的火焰,又发现天柱峰和其西北一峰看起来类似一只神龟,是北方水神玄武的形象。他们产生联想,认为这是上天昭示的以水克火、水火既济的象征,因此取“非玄武不足以当之”之意,称此山为武当山。

历代皇帝屡次兴建,世界建筑奇迹由此诞生

武当山位居四大道教名山之首,是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春秋至汉末,武当山就已经是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

唐代贞观年间(公园627~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此敕建五龙祠,这就是武当山建筑群敕建的开端。

(五龙祠)

到了宋代,皇室崇祀玄武大帝,玄武大帝是根本理义,武当道教开始直接为皇室服务。宋真宗时期,五龙祠升为五龙观,宋宣和年间(1119-1125)创建紫霄宫。

(紫霄宫)

到了元代,武当山已建成9宫8观。到了元代后期,因为战乱,武当山的建筑群有所毁坏。

(南岩宫)

到了明代,则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至明代成祖朱棣封武当山为'大岳',明世宗朱厚熜更封之为'治世玄岳'。这时武当道教达到鼎盛时期,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全国道教活动中心。

山上现存的大量古建筑多为明代所建。据史载,明成祖朱棣崇奉道教,在建设北京宫殿(今故宫)、太庙、社稷坛、天坛等基本完工后,于永乐十年(1412年)命人率30万众进驻武当山,以十三年之功,从筠县(今丹江口市)城内的净乐宫到天柱峰金顶之绵延70公里的路旁,建成包括九观、九宫、十二亭、三十六庵堂、三十九桥梁、七十二岩庙的关联完整而雄伟壮观的建筑群,计殿堂庙宇2万多间、400多处,总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超过故宫一倍以上,其规模之宏大、技艺之精湛、工程之艰巨,实为世所罕见。

武当建筑群的中心位于天柱峰顶的金殿,处于全山各悬崖绝壁的八大宫主体,众多的庵堂神祠自动成体系分布在主体建筑的周围,庞大建筑圈与群山和谐地融为一体,完美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天峰顶上的金殿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

(金殿)

抗日战争时期,武当成为抵抗倭寇的利器

武当山的建筑在抗日战争时期,又在历史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时武当山是陪都重庆的东大门,驻守这里的第五战区军队和当地人民,据险扼守,经受住了日寇飞机的数十次狂轰滥炸,顶住了日寇数十万军队的猛烈攻击,致使武当山岿然不动,成为一道保卫重庆的铁关,日寇妄想进入东大门逼蒋投降的阴谋遂之破产。武当山,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际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武当山代表着中国符号,传承着中国精神

历经沧桑,在的武当山风景如画,是我国的5A级风景区,是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武当山现有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全山保存各类文物5035件。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词、岩庙。在布局、规制、风格、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状。武当山建筑是根据真武帝修仙神话来安排布点的,并且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体现皇权和道教所需要的“庄严”、“威武”、“玄妙”、“神奇”的氛围。

此外,在全山各宫观中还保存着铜、铁、木、石各类造像1486件,其中明代以前制品近干件,宋、元、明、清碑刻、摩岩409通,法器、供器682件以及图书经籍等,均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历史的博物馆,是大自然的博物馆。并且在这里还衍生出武当道教、武当道乐和武当武术等文化范畴的精髓,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新内容。

作为一座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的一颗明珠

武当山今日香火依然

那历经沧桑的宫观

悠扬的道家音乐

丰富的神话传说

连同那些虔诚的香客

传递着古老的文化气息

本文为一点资讯湖北出品

责任编辑 李星言 易巧巧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