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代治江人

 时宝官 2018-08-25

    钱塘江治理工程是几代水利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为治水工程殚精竭虑、默默奉献的一线科技人员应该被记住。以下为参与钱塘江治理工程的主要科学家代表及其成果和贡献。

    戴泽蘅,新中国成立后钱塘江治理工程的第一代水利专家,全面参与了钱塘江治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工作。作为钱塘江海塘工程局总工程师,戴泽蘅全面参与治江工程,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建立起广泛联系。他本人对钱塘江河口江道整治、固滩围涂、河口河床演变展开深入研究,推动和组织年轻力量学习应用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等技术手段,并在“强潮河口治理”研究工作中积极实践提升。其代表性论文为《钱塘江河口河槽冲淤变化及悬移质泥沙的运行》《钱塘江河口河床演变及其治理》《钱塘江河口江道整治与固滩围涂问题》等。

    李光炳,与戴泽蘅共同参与钱塘江治理工程。作为该工程的第一代水利专家,主要从事钱塘江河口河床演变、治江围涂、潮汐演变及建立动床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代表性成果为《钱塘江河口江道整治与固滩围涂问题》等。

    韩曾萃,钱塘江河口治理工程的第二代接班人。作为戴泽蘅之后的钱塘江海塘工程局总工程师,韩曾萃长期从事钱塘江河口治理工程中的泥沙、水文、水工建筑物等方向的研究,并开创性地开展了钱塘江综合利用开发的研究。其代表性成果为《钱塘江江水含盐度计算的研究》等。

    潘存鸿,钱塘江河口治理工程的第三代接班人。长期从事水动力、水环境、泥沙、河床演变及河口规划治理的科研及咨询工作,尤其以涌潮研究见长。其代表性成果包括《强涌潮钱塘江河口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钱塘江二维涌潮数值模拟及其应用》《一维浅水流动方程的Godunov格式求解》等。

    (中国科协“钱塘江治理科学家群体的学术资料采集项目组”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