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三百首》里最悠闲的一首诗,爱睡觉的人都喜欢它!

 恶猪王520 2018-08-26

淘来一首好诗,蜂一畦芬芳,会一位故人……

              


 

 《唐诗三百首》里最悠闲的一首诗,爱睡觉的人都喜欢它!

 

有一首很有闲情逸致的打油诗,它是这么说的: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本好过年。

相信许多人和小编一样,都听说过这首打油诗。看见这首打油诗的第一感觉就是很想笑,因为它和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劝学诗正好相反,写这个的人也许是在读书压力之余想放松一下,抑或者想写这样一首非主流的诗,感觉好玩吧。不管是何种原因,这首打油诗不胫而走,倒是成了家喻户晓的作品。看完这首诗,小编首先想到了一句老话,叫做“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感觉一年四季都不是读书天,都感觉很困,爱睡觉的人可能对此深有体会。

在《唐诗三百首》里也有一首十分悠闲的诗,这首诗比上面这首打油诗流传更广,也是讲述了春日早晨的困意,只不过它融入了诗人细腻的情感,显得格外有诗情画意。这首诗便是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作者抓住了早晨的瞬间感受,给读者呈现了一份春意盎然的闲情。第一句作者从触觉上就告诉我们:春日里的睡眠总感觉短暂,不知不觉就到了拂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刚从冬天进入春天后,随着气温的回升,人体的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人体各处的血液循环和耗氧量都变得旺盛,相较于冬天,大脑的供血量、供氧量就会相对减少,所以春天总是犯困。

“春眠不觉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似乎还没有从睡意中完全醒来的孟浩然,隐隐约约中作者听到春鸟的啼鸣,自己若有所思地坐在床上,回想起昨夜狂风暴雨的情景,不知凋零了多少春花。

相信许多人都有着和孟浩然一样的经历,在春天的早晨醒来,眼里还泛着没有睡醒的困意,自己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床上,不愿掀开被子,多么想多躺一会儿,就算脑子里在想着事情也不愿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