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证辩证治疗

 柴桂苓 2018-08-26
临床上,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不循常道,或上出于口鼻诸窍,下溢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之出血性疾病,统称为血证。因其病因病机之不同,临症将其分为若干类型。血证之治疗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综合病因病机之分析加以辨证论治。气机逆乱所致者当用行气止血法;气血瘀滞所致者,当用活血化瘀之法;血热妄行所致者,则用凉血止血之法;而对于脾不统血所致者,则用健脾止血之法。
1行气止血法
“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气血在运行上相互依托,因郁怒伤肝,气机逆乱,迫血妄行而致出血者,血色鲜红,口苦胁痛,心烦善怒,寐少梦多,躁扰不宁,舌质红绛,脉弦数等,宜降气止血,气顺血宁。
陈某,女,53岁,患胃痛10天余,时轻时重,近几天因生气突发吐血,吐血约400
ml,心情烦躁,两胁胀痛,来院就诊。查体:血压90/60mmHg,心率58次/min,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辨证为肝火犯胃。胃气上逆,阳络受损。治宜泻肝清胃,降逆止血。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牡丹皮10g,栀子12g,柴胡9g,龙胆草9g,生地黄15g,代赭石15g,旋复花9g,服药7剂,症痊愈。


2活血止血法
活血止血法适用于有血凝成块,伴有刺痛,舌紫黯或有瘀斑患者。
张某,男,40岁,患胃痛,反复发作,发
作时痛如针刺刀割,痛处拒按,食后痛甚,昨日因劳累过度,再次发作,这次伴大便色黑呈柏油样,大便潜血试验(++),舌色紫黯,脉涩。治宜活血止血法。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处方:五灵脂、炙蒲黄各10g,丹参20g,檀香9g,三七粉(冲)3g,白及10g。上方服10剂,临床症状消失,再用益气补血,健脾补心方调养1月,身体痊愈。


3凉血止血法
凉血止血法适用于血热妄行,见身热口渴或不渴,心烦不眠,舌绛,脉数,或心烦扰寐,神昏谵语,吐衄发斑等。
于某,男,30岁,身高体胖,自述因饮酒过度,突然胃脘胀痛,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紫色血块夹少量食物,口干欲饮,大便干黑,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大便潜血(+++),证属酒热客胃,胃热炽盛,血随火动。治宜清胃泄火,凉血止血。方用泻心汤。处方:黄芩10g,黄连10g,栀子10g,枳实10g,大黄10g,厚朴9g,竹茹9g,三七粉(冲)3g,3剂后大便潜血(一)。


4健脾止血法
脾气虚寒,不能统血,血溢于外,出现便血、吐血、衄血等,症见血色黯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赵某,男,60岁,就诊时腹泻便血已半年之久,血色黯淡,少腹隐痛,时轻时重,后经乙状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形体瘦,四肢不温,面色黄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而细弱。辨证为脾阳失运,统摄无力而致便血。治宜温阳健脾,益气摄血。方用黄土汤合桃花汤加减。处方:炒灶心土(先煎)50g,干地黄10g,土炒白术10g,黄芩10g,赤石脂20g,粳米50g,干姜6g,阿胶(烊)10g,服3剂后便血好转,继服10剂,症遂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