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温病害 | 全面梳理鲟鱼养殖病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策

 昵称10744611 2018-08-26




养殖鲟鱼易发生的主要疾病


入标题

养殖鲟鱼最容易感染的疾病有寄生虫病、真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以及营养缺乏、敌害生物等。另外,还有一些是不明原因及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真菌性疾病有水霉病;寄生虫病有车轮虫、三代虫、小瓜虫等;细菌性疾病主要有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一般都是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的,由于鲟鱼属冷水性鱼类,生活在较冷的水体中,相对常温性鱼类来说,其细菌性病害较少;由于缺乏营养引起的有鱼口无法闭合,四周红肿的气泡病等,因为有毒的添加剂或者饲料所引发的肝性脑病等;另外,还有不明原因引发的大肚子病、红斑病、黑身病,以及很多种原因引发的疾病综合症。如果这些种类多样、变化多端的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造成大批量鲟鱼死亡。



养殖鲟鱼病害发生的原因



1. 自然原因


(1)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与干旱天气等特别恶劣的自然环境,会引起养殖鲟鱼发生大面积病害,使鲟鱼的死亡速度变得更加迅猛,大批量的鲟鱼发生死亡变得极为常见。洪涝灾害的到来,致使水中泥沙的含量升高,而使得水质变得浑浊,会给鲟鱼呼吸系统带来致命的伤害。在这种水质环境下,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烂鳃等疾病。另外,因为飞速发展的经济,使得洪水中经常会夹带大量的生活垃圾、污水及工业废水等,导致养殖鲟鱼的水体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引发水体污染,对鲟鱼正常的生活环境产生影响。


(2) 水温不适


大多数鲟鱼的生存温度为0-30°C,超出这个范围,它就不能存活;适宜生长温度为18°C-22°C,达不到这一要求,它就容易生病。若水温偏低,易引起消化不良,易患肠胃炎,严重时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烂尾病;若水温过高,水体中溶氧降低,有害物质毒性增强,环境致病因子大量繁殖,易引发细菌性疾病。因此,在生产中应注意根据鲟鱼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温的不同要求,不断调整水温。即使在适温范围内,短时间内温度的变化幅度也不宜过大,一般苗种水温不应突然相差5°C以上,成鱼水温不应突然改变10°C以上。

 

(3) 溶氧量不足

 

水中溶氧量的高低对鲟鱼的神古城内和生长都有直接的影响。一般要求是苗种培育阶段溶氧应不低于6毫克/,成鱼养殖阶段不低于5毫克/升。如溶氧低于3毫克/升时,就会导致史氏鲟缺氧,溶氧长期偏低会引起鱼体肌肉出血,抵抗力下降,直至浮头、死亡。

 

(4)  酸碱度不适

 

鲟鱼养殖水体适宜的pH值为6.8-8.5,超出这个范围,则会导致史氏鲟患病死亡。

 

(5) 水中化学成分和有害物质偏高


这些化学成分和有毒物质包括:铅、锌、汞等重金属以及氨氮、亚硝酸盐等,如超出鲟鱼能够忍耐的浓度范围;则会导致鱼体腐蚀、中毒、呼吸受阻而死亡。


(6) 悬浮物偏多


悬浮物主要指有机物、泥沙、矿物质等。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残饵、排泄物和外界有机物残骸,他不仅耗氧量大、而且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病原菌感染或形成多种有害物质刺激鱼鳃和体表分泌大量粘液,引起鱼呼吸障碍而大量死亡。

 

2. 人为因素


(1) 放养密度或搭配比例不当


放养过密或池塘、大水体养殖中混养对象不宜或搭配比例不当,都会导致鱼体销售、生长减慢,甚至遭混养对象残杀、争食等。

 

(2) 检疫工作做得不到位。


在养殖鲟鱼时,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防疫检查工作,这也是防止鲟鱼发生重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现阶段鲟鱼的人工养殖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然而,对于鲟鱼养殖检疫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到位。在对鲟鱼进行消毒时,如果没有做到严防严控,那么肯定会有许多细菌从母鱼传播向下一代。而带有细菌的鲟鱼苗种被销售出去,就会造成恶性循环,使大批量鲟鱼死亡的同时导致经济效益随之下滑。

 

(3) 不正确的养殖方法。


影响鲟鱼的质量与产量的重要因素就是采取的养殖方式是否正确。现阶段,我国鲟鱼的养殖方法有3 种,每一种养殖方式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及优缺点,一般的养殖户都会关注哪种方式的成本最低,而且能够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例如,网箱养殖是一种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及设备简单的养殖方式。假如网箱布局比较杂乱,而且数量太多,会造成鲟鱼的养殖密度过大,产生呼吸困难的现象。还会因为鲟鱼的排泄物不能及时输出而对水体产生污染,这种情况下一定会不断滋生细菌,导致鲟鱼发生疾病或死亡。另外,病原感染疾病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鲟鱼病原感染疾病的发生与传染,导致病原菌传播速度加快,进而导致大量的鲟鱼染病甚至死亡。


(4) 饲料对鲟鱼的影响。


鲟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饲料。我国现在生产的鲟鱼饲料种类繁多,却没有专门合理的营养饲料。目前生产的鲟鱼饲料只是能满足鲟鱼生长的基本需求,鲟鱼属于肉食动物,对食物中的蛋白质与脂肪的需求较高。所以,在进行饲料生产时,务必要对脂肪与蛋白质含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争取生产出可以满足鲟鱼的营养需求的食物,做到营养搭配合理。


(5) 操作不当


鲟鱼身被锐棘,如在拉网、过数、转塘、运输中操作不当,极易碰上、刺破,造成细菌和水霉菌感染。操作时,应小心谨慎,尽量减少鱼体受伤。


(6) 用药不当

在生产中,往往通过药物预防来避免或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因此,在选择药品和使用剂量时,纪要考虑到药物的针对性,又要尽量减少因用药而造成的水体污染和对鱼体的影响,特别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含氯制剂等)。没有使用过的新药,不能简单地套用其他鱼类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必须采取先试后用的办法。


(7) 生物因素


  1)寄生虫

体表寄生虫引起车轮虫病、小瓜虫病,三代虫病;体内寄生虫主要以吸虫类引起胆囊炎、肠道穿孔、出血等病症。


  2) 真菌

致病真菌有毛霉菌、水霉菌和面霉菌,危害的主要对象为鲟鱼卵及稚幼鲟。


  3)  细菌

细菌引起的史氏鲟并有细菌性败血症、烂鳃、肠炎、阑尾、蛀鳍及下颌炎等。


  4)病毒

生产中仅发现疑为病毒引起的如鲟鱼出血症败血症、鲟鱼疱疹病等。


  5)敌害

有甲壳类的鳌虾、水生昆虫类(如水蜈蚣)及水生动植物类(如水蚤、丝状藻类)等。

 

3. 内在因素

由于人类在江河中挖沙、筑坝等的影响导致水环境污染恶化,以及人们无节制的大量捕捞,使得江河天然水域中鲟鱼资源不断减少。而鲟鱼养殖的快速发展,使得对鲟鱼苗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鲟鱼养殖苗种是人工繁殖获得的。由于江河天然水域鲟鱼减少,用于繁殖的原种亲本更为稀缺,鲟鱼苗种生产厂家大都通过人工培育亲本。南方地区培育能繁殖的亲本至少在7 a 以上,北方地区时间则更长。人工培育亲本容易发生“近亲交配”的现象。一般一两代影响不大,但是通过几代繁衍之后就会发生基因与遗传多样性变差等现象,使得鲟鱼种质下降,出现抗病力差、生长速度慢、容易生病、死亡率高等现象。

 殖鲟鱼病害发生的原因

 

养殖鲟鱼病害的防控对策



1. 科学降温


循环水工厂化车间夏季可采在室内安装喷淋降温设备和抽取地下井水来预防高温。鲟鱼网箱养殖在夏季可采用加深网箱的深度来预防高温,也可采用水泵抽底层低温水与表层高温水通过对流的方式来降低水温,试验表明:一般表层水温为30°C,水深3m时水温为27°C,水深5m时水温为26°C,水深15m时水温18°C,水深30m时水温为8°C。虽然越往低层水温月底,但是水体中的溶氧量也会逐渐降到最低,水深超过10m以下溶氧量只有1-3mg/L。因此,鲟鱼网箱养殖深度不宜超过7m以下,可采用水泵抽底层低温水冲击表层水,形成对流,即可以降低水温又可以增加溶氧量。有条件的可以在网箱上搭盖遮阳布,降低光照强度。


2. 有效改善鲟鱼的养殖环境


鲟鱼的生长发育,直接受到水质的影响。在鲟鱼的养殖过程中,鲟鱼与病原体同时存在于同一片水域中。所以,要想对鲟鱼进行有效的疾病预防,一定要做好防疫工作。首先,要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使养殖鲟鱼的水质适合鲟鱼的生长,而且可以进一步降低病原菌的整体数量。另外,进行严格的消毒十分关键。定期对饲料及水体质量进行检查,并对工具进行及时的更换与消毒,把外来的病原微生物阻隔在外。


3. 选择优质水源,实现生态健康养殖


水源的选取对于鲟鱼的养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选择水源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水位稳定、水质优良与水源充足的地点,并且要保证水源中的水体环境特别优良。最重要的是,水温应恒定,需低于25°C。唯有给鲟鱼提供更为良好的生存环境,才能有效提高鲟鱼的体质,从根源上降低鲟鱼病害的发生率。


4. 合理控制放养密度


控制鲟鱼的放养密度是对其生存环境的一种有效管理措施。只有适合的放养密度,才可以有效地改进鱼群的生理状况与生活环境。高密度的放养方式,将致使鱼群生长空间受限,使得鲟鱼生长变慢或者生长不均匀。所以,在鲟鱼的放养量方面,一定要注意根据适合鲟鱼生长的环境进行调整,进一步改善水体环境,相应地提升水体氧气含量,确保鲟鱼生活地适宜的水体环境中。


5. 合理用药防止鲟鱼产生抗药性


在鲟鱼的养殖过程中,发现鲟鱼有任何异常情况,一定不要自行用药或者胡乱治疗。如果条件允许,要进行试敏操作,确定鲟鱼不存在任何的过敏反应时可以用药,这样不会因为用错药而引发大批量死亡的现象。而且要掌握好药物治疗时间,过长过短都不适宜,都会对鲟鱼造成伤害。


以上由柏普泰整理,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