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住财政压力力推“社工提薪计划”青山区释放改革活力

 玖玖家政 2018-08-26

标题:顶住财政压力力推“社工提薪计划”青山区释放改革活力


青山区的社区治理创新改革一直领跑全国,进入2018年后,该区又顶住财政压力,力推“社工提薪计划”。怎样提?钱从哪来?效果如何?这些问题成为“提薪计划”的焦点所在。青山区本着不回避问题的态度,努力让“好制度”达到预期效果。


诉求


从2012年起,本着“精街道、强社区、促服务”的原则,青山区在自治区内创新性地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三位一体、各负其责的新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2014年,该区被国家民政部确认为第二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当年底,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此后,“三社联动”和“社区减负”工作在2015年分别荣获“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提名奖和“中国社区发展创新奖”。由此,青山区的社会治理创新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并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


试水成功并不代表一劳永逸。青山区党政领导深知,社区治理创新改革越是进入深水区,遇到的问题会越多。在深入实践中,他们发现两个新问题:一是榜样的力量在全国“雷声大,雨点小”,许多外地同仁来青山区“取经”,但回去后真正落地实施的少;二是新管理模式合民情、顺民意,但服务质量与百姓期盼未能无缝衔接。


深入调研后,两个疑问指向了同一个答案——薪酬制度。外地同仁觉得治理体制改革没解决薪酬问题,因而不敢动作;服务于民的一线社区工作人员对薪酬问题有想法,影响了主动担当和提高服务质量的积极性。


调查数据显示,在青山区的社区工作人员中,因薪酬制度影响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大约有550人。这个群体看似人数不多,但他们是上传下达,连接政府和百姓的“枢纽点”、“民生源”。他们对应着10个街镇、49个社区管理服务站、54个社区居委会和52万居民。青山区党政领导认为,针对他们的薪酬制度改革具有“蝴蝶效应”,是解决好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的“必答题”。


提薪


当提高待遇成为统一声音后,提高方式就成为考验改革智慧的“试金石”。既要“涨声鼓励”,又要“涨罚同行”,这是青山区委、区政府希望遵循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一套既符合改革大政,又能激励干劲、奖惩分明的“涨薪细则”随之出台。


“涨薪细则”中,考核标尺是社区工作人员入户信息的准确性。年度考核确定为优秀等次的,绩效考核工资每月500元,全年足额发放;评定为不合格等次的,扣除全年绩效考核工资,并将开除、辞退或罢免。


“工资涨了,干得有盼头了,咱要是再不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一旦被罚,那就只能怪自己了。”从今年1月份起,按新标准拿到工资后,很多受惠的社工在互相闲聊时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青山区相关领导表示,尽管财政压力非常大,但社区工作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心里装着百姓,把人民的利益当做改革的动能和方向,久久为功,必能功成!”



来源:《包头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