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疏赏·邶风·凯风

 洞庭老人余叟 2018-08-26
           凯风
〔诗经·国风·邶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qú)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yuán)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xiàn huǎn)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嗟之何及
——读《诗经·国风·邶风·凯风》
 
    这是我国春秋时代,流行在卫国地区(今河南汤阴一带)的一首民歌。被朝廷采风官收集后,而编入《诗经》传于后世。
 
此诗是一首赞美母亲的颂歌!也是一首不孝之子,未报母恩的一首自责之歌!
 
其诗之大意是:作者在炎热的夏天,感受到一股从南面徐徐吹来的凉风(凯风),给自己送来了一片舒心的凉爽。野外枣树也在和风吹拂下,渐渐伸发出了一片片鹅黄色的嫩芽,又慢慢长成枝繁叶茂。
 
作者由此而联想到已经去世的母亲,生前含辛茹苦(劬劳)养育了他兄弟七人,而未得到儿女们应有的报答而深深的自责。
 
故,作者以“凯歌”——南风(和风)喻母亲对儿女的养育之恩;以枣心、枣薪喻子女所得到的和风般的母爱;以寒泉、黄鸟喻儿女对母亲未尽之孝的自责。
 
   诗中「母氏圣善」,是赞美母亲有“圣人”般的善良美德。「我无令人」,是责备自己不如别人家儿子那样孝顺!「爰(yuán)有寒泉,在浚之下」,「睍睆(xiàn huǎn)黄鸟,载好其音」,是斥备自己还不如“泉水”和“黄雀” 那样懂得感恩报恩。
 
   圣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夫,自责有什么用!充其量只不过是“良心”上一种责备。“死者不可复生”。再多的痛悔,再美的时馐,再多的“紙钱”,再隆重的葬礼,再多的眼泪,都是一种掩人耳目的“作秀”。都无法使逝者得到真正的慰籍与享受。尤有,借父母丧事之名,行敛财收礼之实,更是对逝者的一种亵渎。都是“鳄鱼的眼涙”——假仁假义。是故,欧阳公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欧阳修《泷冈阡表》)
 
   对父母的报答,一切都重在生前的敬重与赡养。生前不孝,死后何嗟!
 
   如果,父母生前,或因自己未成年,没有义务能力,或因当时家庭太贫窘,心有余而力不足,或为国家重务需要,难以孝忠两全,种种·,无以尽其孝道的话,其后,唯有以下几点尚可补偿:
 
——自励自为,发愤图强,做一个于社会、为祖国有建树、有贡献的人,以此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此乃用《孝经》的话说:叫做“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见《孝经·开明宗义章》)
 
——教育后代,遵纪守法,摒弃不良家风。莫让自己的子女重蹈复辙,使之成为自己的"报应",以儆效尤。
 
——尊老爱幼,敬长尊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聊以自补。 
 
——维修墓地,及时祭扫,以示怀念,以慰亡灵。
 
呜呼! 舍此之外,尚有他乎!


作者简介:
本名余振东。男,湖南岳阳人。历任中共岳阳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岳阳县委副书记、岳阳县政协主席。亦系湖南省作协、文艺评论学会、杂文学会会员。现已退休在籍。

 
【《诗经·国风·邶风·凯风》注释】
01. 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02. 凯风:和风。喻母爱。
03. 棘心:酸枣树初发的嫩芽。喻子女。
04. 夭夭:树木嫩壮貌。
05. 劬(qú)劳:操劳。劬,辛苦。
06. 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这里比喻子女已长大。
07. 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08. 令:善,好。
09. 爰(yuán):何处。
10. 寒泉:卫地水名,冬夏常冷。
11. 浚(xùn):卫国地名。
12. 睍(xiàn)睆(huǎn):犹"间关",鸟儿宛转的鸣叫声
13. 载:传载,载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