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卫老照片〗0294:清代天津老城城墙和明楼,1900年代时期,位于东南角地区,破败不堪,基本是城墙最后的影像了

 网罗天津卫 2018-08-27
商品描述:
清代银盐照片,尺寸为10.6X8 厘米

清代天津老城城墙和明楼,1900年代时期,位于东南角地区

津的城墙最早出现在600年前,明永乐三年(1405年)工部尚书黄福修奉旨为设立的天津卫筑城,始有城墙。筑墙采用的是祖传工艺,史称“夯土造城”。四堵土墙把天津围成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如同一个算盘,是为“算盘城”。城墙上设置了密密麻麻的箭垛,弓箭手可以从后放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段墙体凸出城墙,其状形似马脸故称“马面”,可以消除防御的死角。在城墙转角处建造了高大的角楼,用以瞭望敌情;在城墙四方分设城楼城门,镇守四方,连通内外;城门内还修建了形如口袋的瓮城,专门用来围剿攻破城门的敌人。城墙筑好之后,人们纷纷称赞天津城墙“赛淮安”。


天津其实有过两道城墙。清晚期,老城墙已经残破不堪,丧失了御敌的功能。咸丰九年(1859年),驻守天津的僧格林沁亲王根据地势,在城外挖深壕、筑土墙,建成环形外墙。内外墙最近处3里,最远处6里,全长36里。外墙上安装先进的火炮,还建了11座营门连通内外。墙外壕沟宽2丈4、深3尺6,后注水成为护城河。

  天津人称呼外墙为“墙子”,称护城河为“墙子河”。咸丰同治年间,农民起义军捻军横扫江北数省,河北首府保定、北京南郊都未能幸免,只有天津依靠“墙子”成功击退了捻军的进攻。

  1900年,天津成为中国第一座失去城墙的城市

  可惜,冷兵器时代的防御神器抵挡不住工业革命时期的洋枪洋炮。1900年7月14日,八国联军攻破两道城墙,占领天津,成立都统衙门。1900年11月26日,都统衙门第74次会议决定拆除城墙。他们对外宣称的是城墙影响城内外交通、墙根垃圾太多不卫生。其实,站在城墙可以俯瞰租界,威胁洋人的安全才是他们非拆墙不可的原因。

  天津卫的老少爷们儿认为拆除城墙是一种侮辱,多番请愿试图阻止,可惜最终失败了。1900年12月31日,天津成为中国第一座失去城墙的城市。拆墙之前强盗们就已经把一切瓜分完毕:拆下来的整砖归承包商,其他物料和地皮归都统衙门。


照片就摄自所售实物,品如图请自辨。

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