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邀|魏科:新的“掀桌子”话题——全球变暖

 weiwarm 2018-08-27

作者:魏 科 副研究员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季风系统研究中心(CMSR)

已获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过年回家聚会,或者在某个微信群里,大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气氛略显尴尬,典型的“尬聊”状态,这时候如果有人有意无意的提到以下三大掀桌子话题:中医、转基因、抵制日货,那气氛马上会热烈起来,热烈到开始辩论和争吵,继而掀桌子—炸群—割袍断袖—绝交。


这三大话题就像测量地面是否平整的水平仪一样,是准确而迅速的三观测试水平仪,比PH试纸和验孕棒还灵敏,你能迅速找到和自己拥有类似知识层次、逻辑思维方式和思考深度的人。


当然如果以上三个话题还没有掀桌子,你还可以继续测试:吃狗肉、拐卖人口要不要死刑、进化论是不是科学….


要是连这话题吵完了彼此还没掀桌子,那要么是真朋友,那种“我虽然不赞同你观点,但是我尊重你珍惜你的友情”的真朋友,要么是“看老子回去不弄死你”的“暗黑系”朋友。

 

现在连“全球变暖”也成了掀桌子话题。



全球变暖,事实明确



全球平均温度持续走高,数据来自于美国NASA


关于全球变暖,在过去30年里,科学家们的观点是明确和一致的,其主要内容为:


1.全球正在变暖,并且有加速增暖迹象。

2.近百年来的全球变暖是温室效应所导致的,温室气体增加来自于人类活动的化石燃料燃烧。

3.必须采取应对措施,否则,全球变暖会引起灾害性结果。


对于以上问题,科学界的认识是一致的。


以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关于气候变化的第五次评估报告(AR5)为例,有包括63个国家的209位顶级科学家参与了这一项目,来自39个国家的50名书评主编和来自于32个国家的600位科学家参与撰写,总共引用了9200篇文章的研究成果。


在报告撰写完的第一轮评阅阶段,来自47个国家的659名专家评阅人给出了2万多条评论和修改意见。在第二论评阅阶段,来自46个国家的800名专家评阅人和26个政府机构给出了3万多条评论和修改意见。


可以说,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暖,是经过全球科学家充分论证并从科学上充分认识的问题。



2018年1月19日,美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结果:2017年是有历史记录以来全球温度第二高,仅次于2016年,最新参照NASA官网道:https://www./press-release/long-term-warming-trend-continued-in-2017-nasa-noaa


全球及各个国家过去100多年的温度异常,资料来自于:https://www./photos/150411108@N06/39782625301/



影响甚广,搅局者众


应对全球变暖的各项措施和政策,影响的产业非常庞大,最受影响的当然是基于化石燃料的各个产业,比如石油化工和火力发电企业,这方面巨头众多,比如爱克森美孚(Exxon)、壳牌(Shell)、英国石油公司(BP)、沙特阿美(Saudi Aramco)、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中石油(CNPC)、中石化(Sinopec),其中每一个都富可敌国,比如Exxon市值3400亿美元,壳牌2100亿美元,BP 1100亿美元、中国石油3600亿美元、中国石化1000亿美元,而还未上市的沙特阿美,估值则在万亿美元以上。

 

涉足火力发电的企业有美国电力公司、美国爱依斯全球电力公司,中国的五大电力(华能、华电、国电、国电投、大唐)和四小豪门(华润电力、国投电力、国华电力、中广核)无一不涉足火力发电项目,考虑到截止2016年底全球清洁能源(包括核能、水电和其他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仅为15%,而基于化石燃料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总占比达到85%,就知道为了脱碳而进行全球应对全球变暖的道路有多坎坷多艰巨。

 

与石化产业密切相关的还有汽车产业,丰田、通用、大众、福特、本田、戴姆勒-奔驰、宝马、克莱斯勒无一不是巨无霸,拥有庞大的产业链,而取代传统汽油、柴油的清洁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数量寥寥,电动汽车明星企业特斯拉还处于连年亏损之中,各个汽车企业虽然有了一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但是并没有大力推广。

 

因此,自从全球变暖的概念提出以来,反对、质疑甚至搅局的声音就几乎没有停止过。在这背后,不乏一些“巨无霸”企业的影子。1998~2014年间,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赞助反气候变化组织的总经费达3092.5235万美元,具体的每笔经费可以在http:/// 网站上查询到。这个网站的创办初衷是揭露那些从事反对、质疑应对全球变暖的有关组织和个人从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拿到了多少赞助。实际上,为全球变暖的反对者、质疑者和搅局者们提供经费支持的“巨无霸”企业,又何止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一家。



在1998-2014年期间,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已经赞助各个反气候变化组织总经费达3092.5235万美元,具体的每笔经费可以在以下网站查询:http:///



熟悉辩论的人都知道,要反对一件事情,总是能找到理由的,怀疑科学数据、科学机理、模式可信度、阴谋论、经济收益、人文情怀等……总是会有理由的,甚至混淆是非也是个可选方案,能把大家忽悠住一段时间,打时间差,也是很好的思路,这在政府轮流坐庄、每隔几年换一届的情况下,短期内忽悠住选民甚至比坚持真理更重要。


这些反对者、否认者、怀疑论者以及误导者们,通过各种渠道从相关企业接受资助,要么著书立说,要么在电视节目中抛头露面,成为各种“红人”,获得不菲的收益。


反对气候变化的人绝大多数非气象、气候或者环境专业出身,很多没有科研经历,甚至绝大多数没有自然科学的训练;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影响力,因为对于公众传播而言,公众的口味并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事情,公众喜欢娱乐、惊天的阴谋论故事、爆炸性新闻、危言耸听的预言等。


基于此,反对者和质疑者们喜欢把全球变暖包装成惊天大阴谋:“全球变暖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遏制中国发展的阴谋。”“全球变暖的概念是被中国人而且为中国人编造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让美国的制造业失去竞争力。”“全球变暖就是一场彻头彻脑的、很烧钱的大骗局。”“全球增暖是全球科学家的共谋。”“别有用心的科学家人为修改数据。”“温室效应理论被人为篡。”


与科学家相比,这些反对者和质疑者们更擅长使用媒体手段和社交网络,甚至组织召开所谓“国际气候变化大会”。他们还擅长做集体签名和联名情愿活动,来混淆视听。



美国声势浩大的俄勒冈请愿的签名页,其注册机构为俄勒冈卫生科技大学(Orego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Medicine),位于俄勒冈州临洞市(Cave Junction)数英里外的一个可以称作草棚的地方,注册的7位教员有2位早已去世,另两位是签名请愿活动组织者阿瑟.罗宾逊(Arthur Robinson)的儿子,这是个如假包换的“野鸡”大学。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也有不少反对者和质疑者,他们所提出的观点与上面所提到的内容大致相似,大部分观点基本是国外已有的论调,算是拾人牙慧,无甚新意。而中国的反对者更是秉承了“大专辩论会”的精神,参加比赛从来不是要把问题辩清楚,而是来了就要赢,无论对错只论输赢和实惠,这里面不乏一些国内著名“专家”和“学者”,靠着混淆是非也能申请经费,顺便收获一大波拥趸,名利双收。


具有中国特色的论调最常见的是“全球变暖是发达国家遏制中国发展的阴谋”或者“全球变暖是西方极端环保主义的一场全球性社会政治运动”。

 

全中国20000多个气象观测站,数万人观测人员几十年如一日的持续观测,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这些反对者和质疑者甚至没有分析过一个观测站的一条温度序列,而全球的观测站点则不下10万个,还有卫星、探空、冰芯、石笋、树木年轮等无数的观测和分析数据及研究,这些“专家”和“学者”们对这些严肃的分析和公开发表的研究视而不见,根据自己观点的需求,把国外也不入流的“阴谋论”倒卖回来,动辄还要打着国家利益的大旗,实在是脱离事实。


在全球变暖的话题上,这些“专家”们如此之low,不知道他们在自己专业的领域是否也这么缺乏科学精神和逻辑


继续发烧的世界


2018年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研究结果:2017年是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热的一年



图:(上)1958-2017年全球年均上层2000米海洋热含量变化;(下)2017年全球海洋热含量异常值空间分布,该异常值是指相对于1981-2010年平均状态的变化。资料来自于:http://159.226.119.58/aas/EN/10.1007/s00376-018-8011-z  


一天之后,北京时间1月19日零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的气候专家联合举办一场电话媒体会议,发布以下结果:


1.过去的三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已被确认为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三年,2017年地球的地表温度是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第二暖的年份。2017年的全球气温仅次于2016年。


2.在有纪录的18个最暖年份中,17个都发生在本世纪(另外一个是发生了强El Nino事件的1998年),而过去三年的升温程度是前所未见的。




2017年全球地表温度异,最新结果请参照NASA官网报道,https://www./press-release/long-term-warming-trend-continued-in-2017-nasa-noaa


气温连年创新高,视而不见和不相信的人永远不相信。

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在所有的掀桌子话题中,总有人睡不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