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最容易出问题的两种人(中)

 老斜杠 2018-08-27
 
​原创:老斜杠    2018—8—26

这个时代,每个人和压力都是一场遭遇战

​近几年,关于消除和缓解压力的书籍十分畅销,意味着处于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再看相关报道:


​“妈妈月薪三万,不够孩子暑假的学习费用”。

“截至2017年,我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高达107.2%,已经超过美国当前水平,更是逼近美国金融危机前峰值。并且,由于隐藏的民间借贷等无法被统计的部分,实际上中国很多家庭已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家庭流动性已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

“即使是中产阶级,遭遇一场疾病就会回到社会底层”。

在这个时代,你不找压力,压力也会找你。压力和每个人注定是一场遭遇战。

观察和研究证明:1、短时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产生。2、有焦虑和抑郁情绪不等于患有焦虑症和抑郁症。3、长时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会引发焦虑症和抑郁症。4、所谓的“长时间”和“短时间”在心理学上是可量化的。但不能否认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长时间”和“短时间”因人而异。5、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及早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防患于未然非常有必要。

如果是抑郁焦虑症患者,谨遵医嘱是最应该做的。

下文局限于探讨如何应对焦虑和抑郁情绪。

“战”还是“逃”

津巴多的《普通心理学》中,有个描述人们面对外部环境时的选择叫“或战或逃”。指的是面对压力时候的两种选择。

在我们的文化里,一直把“逃”这个字定义为贬义。形容和比喻或者定义一个人的行为时,若使用带有“逃”字的词语,如“逃学、逃课、逃脱、逃避、逃难”等,对于当事人而言从心理上很难接受。甚至某些人会认为是一种耻辱。“逃”“逃避”等本身是动词。只是从表述情感的角度划分为褒义词和贬义词。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面对远远超出自己的对手,“逃”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的内心还没有强大到混蛋的时候,我们选择“逃”。无可厚非。

“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是王朔送给女儿的一句话。虽然散发着浓浓的痞子气息,但我由衷赞赏。我也期望我的女儿“内心强大到混蛋”。

粗浅的涉世经历告诉我,“内心强大到混蛋”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而且是多数人做不到。

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挫折、困难、煎熬,甚至痛不欲生,才可能“内心强大到混蛋”。

所以我想说,在选择“战”和“逃”的时候,首先要问问自己,之前有过遭遇类似的压力吗?

而且,类似的不等于相同的。

即使你经常告诫自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即使你曾经耳闻目睹身边人“或战或逃”。

没有亲身经历,把自己定义为内心强大都是想当然。

​没有亲身经历,你所谓的“心理准备”“见多识广”,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逃”亦有道

​下面介绍的方法多数是我自己亲自经历并体验有效果,或许对你也有一定帮助。

​1、尽量每
天保证连续1个小时以上的快走、骑单车等运动。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重要的还有促进心理健康

2、在你走出这段情绪之前,抽点时间去医院的急救室和ICU病房去看一看。改变对生命和健康的认知。

3、每天抽出哪怕是几分钟的时间练习冥想。冥想是瑜伽中的一种技法。

4、通过翻看相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当然,也要定期制作相册。和学习欣赏优美的图片、音乐一样的道理。

​5、找自己最好的朋友倾诉或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倾诉。

​6、每天浏览一些笑话网站。笑一笑,让自己忘记烦恼。

​7、尽早培养一个人就能玩的兴趣爱好,比如逛街、书法、照相、写作、游泳、种花养草等等。需要多人共同参与的活动需要具备的条件太多太多,比如足球、打牌。

​8、不断挖掘自己生活中比别人幸运的点。比如某一方面自己不如别人,但另一方面比别人好。

​上面所说的方法有些需要经济做基础,但并不是全部,或至少不需要很强的经济基础。

​关键在于勇敢尝试,并坚持一段时间,内心的充实感便不期而遇。

​最后,我想分享美国海军上将斯托克代尔的故事,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斯托克代尔被关押8年后放了出来。

​吉姆·柯林斯先生去采访他,问:"你为什么能熬过这艰难的8年?"斯托克代尔说:"因为我有一个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出来,一定能够再见到我的妻子和孩子,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使我生存了下来。"

​吉姆·柯林斯又问:"那你的同伴中最快死去的又是哪些人呢?"他回答说:"是那些太乐观的人。"

​吉姆·柯林斯说:“这不是很矛盾吗?为什么那些乐观的人会死得很快呢?”

​斯托克代尔说:"他们总想着圣诞节可以被放出去了吧?圣诞节没被放出去;就想复活节可以被放出去,复活节没被放出去;就想着感恩节,而后又是圣诞节。结果一个失望接着一个失望,他们逐渐丧失了信心,再加上生存环境的恶劣,于是,他们郁郁而终。"

​斯托克代尔说:"对长远我有一个很强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活着出去,一定能再见到我的妻子和小孩;但是我又正视现实的残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