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中医”的概念所想到的

 冬天惠铃 2018-08-27

具体辩论内容我们姑且不述,但是通过辩论,我觉得我们对“中医”概念的理解和定位十分重要,如果我们不能理清“中医”的概念不仅不能保护传统文化,而且对于中华传统的发展、发扬都十分不利。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理解中医的概念呢?

首先,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是中医”的问题,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医的内涵?它是一个民族地域概念还是一个学术概念?如果说它是一个民族地域概念,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之理解为它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医学,类似的显然还可以有蒙医、苗医、藏医等。如果我们按这种思路进一步推想,估计还会有英医、徳医、俄医、印第安医等,但事实上好像并没有人这样分类,只是有人将建立在科学观点基础之上的医学统称为西医。如果我们按照民族地域概念去理解中医,那么我想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凡是中国人首发创造的医学内容就都应该叫中医,因为只有这样才较为合理。试想,如果以后连中国人对医学的贡献都叫“西医”,那么“中医”岂不是一潭无源之水?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划分,在观感上却很难让人接受,原因是用严肃科学的方法好像与传统医学有些格格不入。所以说,“中医”不能是一个单纯的民族区域概念。既然不能是一个民族区域概念,那么它独特在哪呢?我想它独特就独特在它有一套与之相配套的医学理论,这样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不论何时何地何人,只要按照这种理论体系衍生出来的医学、医术都属中医,这样中医就是一个学术概念了,我个人觉得这样理解比较客观。由于中医是以一种理论体系为依托的,所以那些没有相应的理论体系的医学(严格地讲应该叫医术)就不能自成一家,比如苗医、蒙医、藏医,它们只能是中医的一种分支。如果我们把中医理解为一种学术概念的话,那么与之相对的“西医”就自然成为一种依托现代科学建立起来的医学了。

但是如果这样一划分,问题又来了,那就是中医理论和科学的关系问题。中医是科学吗?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吗?它和现代医学有怎样的关系呢?按照我的观点,中医是一种医学,但它不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医学,它是一种建立在经验和中华传统哲学基础之上的医学。按照拙著《重塑信仰》的观点,哲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基础的内容,哲学的核心内容就是那些人类认识的演绎原点,在哲学中有一部分是反映可实践的客观现象的内容,我称之为“实践客观哲学”,而科学就是建立在这种实践客观哲学基础之上的精准而严密的学术。科学是一个统一贯通的无矛盾学术体系,针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它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并列体系。按照这种划分,中医自然就属于一种较为原始的医学,我们可以明确地说,中医并不是科学(即使是称为经验科学也是不妥的),因而它在治疗上不可能有和西医一样的广阔发展前途。然而,虽然说中医不是科学,但我们却不能排除它含有大量孤立的科学成分,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科学纯度不够,联系不够紧密,有待提纯的传统医学。它虽然有缺陷和不足,但仍不失为一块绚丽的瑰宝。

如果我们如此定位中医,那么,中西医的关系就比较好理顺了。中医在本质上是一种由中华祖先留给我们的一大块现代医学尚不能完全把握的医学领域,而西医只是一个惯用名词,西医虽然发源于西方,但它现在已为全人类所共有,它的发展也由全人类所共同推动,因而再用一个区域性的名称来称呼它也是不妥当的,所以它合适的称谓就应该称为“医学”或“现代医学”。科学化、现代化是一个不抗拒的趋势,因此,中医的前途就不应是用现有的传统理论去发展,而是要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去重新发现中医,解释中医,并在科学的基础上将之发展出现代医学的一个新分支,作为中华民族对人类医学的永久贡献。事实上,中医有很多资源和理念是很有意义的,我虽然不懂医学,但我认为现代很时髦的“鸡尾酒疗法”其实和中医利用各种药物相生相克的个性来综合施治的理念如出一辙,但可惜,我们虽然熟悉中药的搭配,但却没能把它灵活运用到现代医学中去,形成中国首创的医疗理论和风格。对于中医,我们应该着重研究其功效和机理,用现代科学的理念和概念去理顺传统中医的理论。我们绝不应该因为害怕丢掉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而畏手畏脚,不敢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我们应该发扬新时代的神农尝百草的精神,以科学的方法遍查中医的药效和药理,即使这项工作再复杂再艰巨我们也应该一步步去完成。像马兜铃酸这样的问题我们终究要给出一个科学的答案。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要创建一种中国独有的可以和现代科学并驾齐驱的科学理论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因为科学是贯通的而不可能是割裂的,如果我们坚持走所谓“独特”的割裂式的发展道路,最终只能贻误自己,这和继承和弘扬传统是背道而驰的。针对中医的发展,我们应该有一种危机感,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有一天,中医的奥秘率先被西方所揭示,并冠以西方的科技成果,那么中医的命运除了被彻底淘汰之外便再无可选择的余地了。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好像并没有这种危机感,我们总是相信:“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西方人是琢磨不透的”,其实这是一种毫无依据的乐观,在今天,连人类智能都受到人工智能挑战的时代,我们还可以这样自负和掉以轻心吗?我相信,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祖先留给我们的框架内,中医离消亡的那一天就不会远了。

其次,我们要解决的是“中医”的概念是一个封闭概念还是一个开放概念?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是关系到中医有没有前途的大事。但目前的国人好像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我们自己已经习惯于把中医的概念给封闭了,中医就仅限于中草药、七经八脉、阴阳平衡、辨证施治、针灸推拿等有限内容。其实这种对概念的固步自封对中医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它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局限了。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要发展中医,首先就应该对中医有一种开放式的理解,然后才可能有可持续的发展空间,不然的话中医就不可能有突破性的发展,而没有发展的学术是岌岌可危的。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块瑰宝,我们是热爱中医的,同时也正因为热爱,我们才希望它永续发展,而要发展,建立开放性思维是必须的。假如,现在我们对中医的理解已经拥有了开放性的思维。那么中医究竟该如何发展呢?我想中医的发展不外乎两大方向:(1)作为对疾病的诊疗部分,它最终终将被科学所解释,并融入现代医学,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但这一过程也存在着一个这样的问题,即这部分工作未来会由谁来完成?如果是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完成的,那么这将成为中国人对医学的永久贡献而被载入史册,并继续发光发热;如果这部分工作是由西方人率先完成的,那么中医就会湮灭于历史之中。(2)中医作为哲学医学的部分。这一部分是很有特点的,它还不同于科学医学,这是有可能长期存在的,而且前景也可能会非常广阔,并可以与“西医”并驾齐驱。我个人认为中医在这方面是有基础的,具体内容比如对人的某种心境和品质的医学调理等,它并不完全是治疗,而是一种按照我们自己对人生认识的调理和改造,因而可以完全自成体系。但中医的这种方向也须建立在科学研究和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对此,我们同样不能仅仅依靠老的经验来完成。

中医的发展是关系到中医存亡的大事,即便我们找到了发展的可能和方向,但发展却不是必然的,而且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因为不仅科学是发展的,哲学也是发展的,如果我们还是永远停留在中国古典哲学的范围内,中医同样是没有前途的,它同样需要我们的中医以一种开放式的心态引进新型的哲学理念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