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有好者

 汐钰文艺范 2018-08-27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因为这是一个接近权力、巴结权力的最好方式,投其所好者事半功倍。其实韩非对这一道理揣测更深,韩非真是专制土壤里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极权者肚子里的一条蛔虫。《韩非子》一出世,传到秦国,秦王嬴政读了,对韩非大有相见恨晚之慨:“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韩非明确告诫君王不要显露自己的意图,要让大臣们无法猜度,君王甚至连自己的喜好都不要流露出来,以免下级投其所好。韩非对君王的这个警告对世人来说振聋发聩,但对一些权力者并没有起到多大警示作用。他们个人欲望因权力而膨胀而泛滥,以致随心所欲,忘记了这个致命弱点。连秦始皇都不能例外,方士们抓住了秦始皇的弱点,就敢捋虎须、拔虎毛。

  腐败是由滥欲引起,控制不住个人的欲望,对一个权力人物来说是很危险的,滥到最后,国破家亡,改朝换代。汉文帝素爱谈鬼神之事,对国家社稷则不思进取,贾谊是有名的学士,无所不通。有一次,文帝召见贾谊,不问天下苍生,却问起鬼神之事,而且越听越专注,坐的位置渐渐情不自禁地向前挪出席子。一个权力再高的人,尊威再大,他如果被一种执迷不悟的欲望所困,也会变成可怜相,被人牵着鼻子走。这个“虚前席”的皇帝与高坐龙椅上的皇帝,判若两人。一个帝王的弱点被臣子们捏住了,他的权威和权柄都会削弱,这就是韩非子的先见之明。很多历史上英明的开国皇帝,晚年大半昏聩,就是摆脱不掉个人的那点“爱好”。中国历史上,儒家尽忠不如法家进策,法家进策不如道家进术。道家术士摸透了帝王的心病,长生不老药把他们弄得神魂颠倒。

  权力这东西,有各种觊觎方式,抓住领导者的爱好,就有机可乘。韩非子教人高深莫测,不轻易表露自己的爱好和动向,一旦暴露你的爱好,分食权力的人就会投其所好趁势而入。社会进入公权时代,一旦公权掌握在不被监督的私人手里,比私权时代更可怕。史上有两个例子很有启发意义:汉灵帝出行,不喜欢玉辇伞帐前呼后拥,而是喜欢亲驾毛驴,亲自扬鞭。上行下效,京城一时驴价高过马价。再一例是唐高宗李治,继位不久,听说胡人善击球,就弄了一个球把玩,第二天就发现许多人在戏场上卖弄球技。李治回去马上把球烧掉,断了这些钻营者的后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