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岚县丁家沟元代壁画墓 (M1) 发掘简报

 carriehwyp96pm 2018-08-27

19985月,山西省吕梁山腹地岚县敦厚乡丁家沟村西侧1公里的冲沟旁发现了几座遭扰动的砖室墓(图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随即进行了实地勘查、清理,又发现两座砖室墓    

    

图一 墓地位置示意图


墓葬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相互之间无打破关     系,系一处埋葬时代相近的家族墓地,其中一座砖室壁画墓(M1)保存较为完好。现将该墓发   掘情况简报如下。


   墓葬形制


该墓位于墓地区域的南部,为砖砌单室墓,坐北朝南,方向165°(图二)。

图二  墓葬平面图


墓道竖穴斜坡式,南端被台阶地埂截断,清理长度2.1米。近墓室墓道处距地表4.2、宽1米。甬道半圆弧形拱券洞。内宽0.5、进深0.9、顶高1.12米。外侧有横排的错缝垒砌封门砖。墓室平面近圆形,进深2.6、横宽2.5米。墓底北部以方砖作棺床,纵宽1.68、高0.25米。墓室周壁砌有两侧相互对称的六根方形倚柱,其南北两壁倚柱间距离较宽。柱头上砌作抱头梁,出方直梁头,内设骑马状栓门一道,以红色界画出横拱,承托三才升斗。其上再砌一道普拍枋,各置一挑尖梁头,内设银锭状栓门一道,又以红色界画出横拱,再承托三才升斗。其上砌作撩檐枋、檐椽,覆压板瓦,承以条砖砌出的穹隆形弧券墓顶,内高3.23米。墓内壁面由12层草拌泥抹平,又外敷一遍白灰泥,用红色界画出仿木结构与构件图案。柱间壁面绘有居家壁画及生宅菱窗,拱眼壁内绘有成对的孝子故事图(图三)。


图三   墓室局部


棺床上置一具头向西骸骨,伴有一块圆石和数根朽蚀棺木,其头、脚处的外侧各有一堆二次葬骨骸,可辨识墓主为男性,堆骨为女性。墓底近棺床处有3件白瓷碗,棺床东部外侧竖立1套组合而成的陶魂塔,又侧靠1件陶盆。


二 墓室壁画


墓室北壁存有墓主夫妇宴饮图,其两侧的西北、东北壁残存檐内菱窗样,东南壁还有庖厨图。其余壁画已脱落,从残存画迹看,似为侍奉图。拱眼间壁画保存尚好,六壁中每幅绘画两个孝子故事,伴有字迹潦草的墨书榜题。皆以墨线勾勒形象,施以红、黄、青、赭色平染,技法熟练,形象生动。


(一)墓室壁


北壁宴饮图。壁画中砖砌一桌二椅,桌面上绘食碟,右侧坐一老翁,旁有侍男二人,右侧坐二老妇,旁有侍女二人。壁面上方绘帐幔、悬球。老翁面相宽圆,留胡须,头戴黑色高帽,身穿红色圆领袍服,一臂倚于椅背,一手端浅腹碗。侍男年轻,皆穿或赭或青的圆领长袍,一人捧温酒壶,一人双手拱拳。二老妇面相端庄,头束红色包髻巾,身穿或青或红的对襟上襦,着重叠长裙,皆双手拱于胸前。侍女年轻,均着对襟长裙,一人抱圆奁盒,一人捧盏杯(图四)。

 

图四  墓室北壁宴饮图


东南壁庖厨图。画面上有围幔悬垂、横置的长方形案板,板上有面团、面饼、小碗、双钳等。案板后有三名男子正在制作炊饼,人物面相朴实,皆头扎包髻幞头,身穿右衽交领便服,分别为白、赭、红色。三人或挽袖或赤臂膊,又或揉面,或做饼,或烙制,相互间似在交谈(图五)。


图五  墓室东南壁庖厨图


 

(二)拱眼壁


自甬道处从左至右介绍。

 

南壁左侧榜题为鲁义姑。一妇束髻巾,穿襦裙,旁有大、小二子,正举两指说事。侧有一男戴帽穿袍,倚坐交椅上倾身询问,旁立一持棒随从。应是鲁义姑义举退敌(图六)。


图六  拱眼南壁鲁义姑


右侧榜题为曾参子。一男子头束披发,穿白色袍服,左手拄苴杖,右袖掩面哭泣。旁立一女相伴痛悼,皆面对两烛五供的新建坟冢。应是曾参孝贤(图七)。

 

图七  拱眼南壁曾参子


西南壁左侧榜题为曹娥。一女子散发披巾,身穿白色长袍服,持削杖立泣于江边。应是曹娥投江(图八左)。


图八 拱眼西南壁壁画


右侧榜题为王(裒)。一男子扎髻巾,身着圆领红色长袍,扑伏于一坟冢旁哀哭。应是王裒闻雷泣墓(图八右)。

 

西北壁左侧榜题为(刘殷)。一男子束髻穿袍,左手提篮,右袖捂嘴,边走边哭。应是刘殷冬采堇菜(图九左)。


图九 拱眼西北壁壁画


右侧榜题为王相。一男子赤裸上身,斜躺于冰面上,旁有两鱼露出头部。应是王祥卧冰求鲤(图九右)。

 

北壁左侧榜题为郭具。一男子穿红色长袍,袍摆束于腰间,持锹掘地。对面一妇人穿交领上襦、长裙、便鞋,拉一子举两指。应是郭巨埋儿(图一)。


图一〇 拱眼北壁壁画


右侧榜题为(江革)。一男子推独轮车前行,车载老幼及家什。前有一女子拱手牵引绳。应是江革负母(图一一)。

 

图一一 拱眼北壁壁画


东北壁左侧榜题为□□□。字体难识。一女子头束髻巾,着交领上襦,双手提长裙下摆,携物走向一座未就坟丘。孝子故事题材不详(图一二左)。


图一二 拱眼东北壁壁画


右侧榜题为孟宗。一男头顶包髻,穿红色袍服、便鞋,身旁有一篮,手扶枯竹做哭泣状。应是孟宗哭竹(图一二右)。

 

东南壁左侧榜题为王武。一女子包头帕,穿交领短上襦,束长裙,双手捧碗,移步进奉。近前一老妇拱袖盘坐于炕台上(图一三左)。


图一三 拱眼东南壁壁画


右侧榜题为子。一男子身穿红色圆领上衣,双束胸腹,着长袴,蹬便鞋,右肩扛一柄长刀。欲远行而侧身向一妇举两指作交代状。似为朱寿昌弃官寻母(图一三右)。


三 随葬器物


3件(套)。包括陶魂塔、陶盆、白瓷碗各1件。陶魂塔1件(M1∶1)。由4件器物组合而成。自上而下由带盖鼓腹罐、莲瓣口筒形罐、檐口筒形罐、敞栏口束腰空底座组成。其莲瓣口筒形罐颈部贴附力士,腹部刻划丛山与折枝花草。檐口筒形罐腹部塑出板门,两侧贴附力士,门槛下一周附加堆纹,再下又间隔贴附力士。敞栏口束腰空底座的束腰间为一周附加堆纹,底座斜腹壁上附加宝相珠。底径36、通高约84厘米(图一四∶1)。

 

图一四 出土器物
1.陶魂塔(M1∶1) 2.陶盆(M1∶2) 3.白瓷碗(M1∶3)
(1为1/12,2为1/9,3为1/4)


陶盆1件(M1∶2)。圆唇,宽平口沿,鼓肩收腹,圆平底。盆外素面,盆内底压印一绽开的暗花纹样。口径33、高9厘米(图一四∶2)。

 

白瓷碗3件。形制相近。侈口,广沿,浅斜弧腹,圈足,碗底内有涩圈。标本M1∶3,口径12、高4.5厘米(图一四∶3)。


四 结语


墓内未发现纪年题记,根据墓葬形制及仿木构建筑式样、随葬器物与壁画人物服饰,对比邻近地域出土的同期墓葬资料,初步判断其埋葬年代为元代初期。墓壁宴饮图一翁二妇与墓内遗骸一男二女相吻合。孝贤图中的个体与金代常见二十四孝组合略有差异,可见随时间早晚、地域不同其题材有所变化。出土的陶魂塔可与离石马茂庄金代洞室墓的同类器相比较,可知其大致演变

 

该墓形制在岚县较为罕见,又因其位于所处墓地范围的南侧,推测此墓地形成于金、元之际。该墓地诸墓中均未见墓志,参照《政和五礼新仪》卷二六凶礼、品官丧仪、葬条:非官不志的习俗,推测墓主应为无官职的地主阶层。

 

    影:商彤流

    图:商彤流

    笔:商彤流   袁秀明    牛海贵

作者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岚 县 博 物 馆




文章来源:《文物》2018年0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