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不见一烟囱,上万人吃饭怎么解决?才知朱棣心机之深

 昵称29638382 2018-08-28

导读:故宫不见一烟囱,上万人吃饭怎么解决?才知朱棣心机之深

众所周知,北京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排名世界五大宫殿之首。故宫集合了中国古代宫殿之精华,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古建筑宫殿群之一。仅仅从2012年到2018年六年时间就接待1亿人次,堪称世界之最。

故宫不见一烟囱,上万人吃饭怎么解决?才知朱棣心机之深

每年接待这么多游客,细心的游客肯定发现,如此庞大的宫殿群,最高峰时期上万人生活,但是故宫没有一个烟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读完之后,我们不得不佩服朱棣心计之深。

在故宫设计之初建筑材料全部采用实木和大理石,众所周知,木材极易起火,所以朱棣在此时做过全盘考虑,决定不许在主殿用火。经过设计把厨房系统烟囱建在养心殿后面,而在此时取暖开始用煤炭。在永乐年间中期三大殿遭遇雷击,火势凶猛,随后三大殿竟被完全焚毁。

所以自此以后朱棣非常怕火,当时在太和门听政时,决定在故宫四周增建大水缸,故宫内全部禁止明火。后来将厨房系统迁至筒子河。

故宫不见一烟囱,上万人吃饭怎么解决?才知朱棣心机之深

但是,做饭的问题怎么解决呢?要知道,在古代是没有电磁炉和电饭锅。

古人高超的智慧立刻发挥了作用,做饭就在筒子河一带,做好之后送进宫里用铁皮碳池进行加热,如此一来完全杜绝了宫内使用明火,为故宫700多年的安全解除了最大的隐患。

故宫不见一烟囱,上万人吃饭怎么解决?才知朱棣心机之深

那么如何取暖呢?古代可是没有空调、天然气壁挂炉。

在没有电暖气和空调的古代,零下几十度的北方日子可很难过。但是从设计之初就已经将低温问题考虑进去,首先墙体又高又厚寒气难以进入,通过改进施工工艺,门窗做得特别结实。其次他们早就发明了地暖,类似于炕的存在。在暖阁的地板下面全部都有地道和炉子,下面用木炭加热。

故宫不见一烟囱,上万人吃饭怎么解决?才知朱棣心机之深

而且这种设计先进理念居然超越了现在高污染地暖,在火池里有火道,木炭燃烧产生热量就会顺着火道进行流动,流到房间里,流到炕上,即使在寒冬腊月也倍感舒适。

故宫不见一烟囱,上万人吃饭怎么解决?才知朱棣心机之深

所以尽管外面天寒地冻冰雪三尺,但是房间里却春意盎然,温暖如夏。

故宫不见一烟囱,上万人吃饭怎么解决?才知朱棣心机之深

古人的设计理念比现在先进太多,只不过是受制于建筑材料的发明,这种天才式的思路才受到限制。要是借助于现在的材料科学,古人的思维比肯定是生活比现在更加美好。

故宫不见一烟囱,上万人吃饭怎么解决?才知朱棣心机之深

所以现在参观故宫,徜徉在这巨大的宫殿之中,感受到中国古人高超的智慧思维,非常引以为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