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ASA的OSIRIS-REx探测器开始工作了

 alayavijnana 2018-08-28

经过近两年的旅行,NASA的OSIRIS-REx探测器于上周(8月17日)首次拍摄到了小行星贝努,当时相距大约220万千米,这几乎是地月距离的6倍。

来源:NASA/Goddard/University of Arizona


OSIRIS-REx是NASA首个访问近地小行星,调查表面,并采样返回的探测器。OSIRIS-REx自2016年9月8日发射以来,已航行大约18亿千米,并将于12月3日抵达小行星贝努。


最近的隼鸟2号因为JAXA异常高调的宣传和频繁更新进展,几乎吸引了我等吃瓜群众们所有的目光,以至于同期的另一项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NASA的OSIRIS-REx相比之下显得也太过低调了orz


8月18日,OSIRIS-REx的官网公布[1],经过2年的旅程,发射于2016年9月8日的OSIRIS-REx探测器已于美国时间8月17日正式开始工作,进入了小行星贝努的接近飞行阶段(Approach Phase )



 OSIRIS-REx,这是什么鬼名字 


这个由NASA和亚利桑那大学联合主持的探测器,有个丧(不)心(明)病(所)狂(以)的名字,这颗探测器的全程是Origins, Spectral Interpretation,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Security, Regolith Explorer,意思是太阳系起源、光谱解析、资源识别、安全保障和小行星风化层探索者


至今我都不知道这群丧心病狂的人类是怎么凑出来的。

凑完之后是什么意思嘛…OSIRIS是埃及神话中的神祗俄西里斯,他有双重身份,既是传播农业知识的丰饶之神(象征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可以告诉人们关于生命起源的信息),也是冥界之王(象征小行星撞击的毁灭性)。

就是最左边那个。来源:维基


rex是拉丁语“王”的意思,还可以和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联想到一起。大家知道,大部分恐龙很可能灭绝于6500万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击,所以NASA开了个脑洞,让恐龙飞去小行星“复仇”了,于是这个任务还有了这么个logo:

秀一下我在会场拿的贴纸~咔咔咔~


所以…连起来的话OSIRIS-REx可能应该叫地狱霸王龙号



 OSIRIS-REx的前期工作安排 


OSIRIS-REx的正式工作安排(Asteroid Operations)被分为9个阶段[2],今天就是第一阶段的正式开始了


1)接近段(Approach Phase ):2018.08.17-2018.12.03,从距离小行星贝努200万公里处开始向小行星靠近,并且开始拍摄小行星照片,了解小行星表面的初步情况[3];


2)初步探查段(Preliminary Survey Phase ):2018.12.03-2018.12月底,正式抵达小行星贝努,并对贝努的质量、自转状态进行探测,建立分辨率75厘米/像素的形状模型[4];

这个路线有点皮啊,如果不是官网我都不信是真的orz


3)环绕段A(ORBITAL A):2018.12月底-2019.2月底,尝试以距离贝努1.4-2公里范围环绕贝努飞行,每环绕一圈用时约50个小时(贝努的自转周期约4.3个小时),这将是人类首次以如此近的距离对一颗如此小的天体进行绕飞。贝努的直径只有约510米,围绕引力如此小的天体飞行,对飞行器的轨道控制将是巨大的挑战,因此这一阶段没有科学任务。

目前估计的小行星贝努的形状和大小。来源:NASA & APL[5, 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