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这位著名书法家,人品好,诗文书法好,官运更好

 罗宋汤的味道 2018-08-28

最早从文字里熟悉虞世南,是从他的一首诗——《咏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后来读到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读到关于这几首关于蝉的诗的评论: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情的名作。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也是感到妙绝,感到特别熨帖。

在大多数的朝代,刚正、忠诚、正直、善良的臣子,难得有善始善终的。虞世南历经多朝,先是陈亡了仕隋,隋灭了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窦建德被李世民灭了后,又入唐,在李世民朝代得到善终,以八十一岁高龄辞世,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还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虞世南的官场生涯还是顺顺当当的,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朝代变革,但是一直得到任用,终老之时也享有尊崇身份,比起比他晚生三十八年的同样正直、善良、才华横溢的褚遂良,要幸运多了。

虞世南之所以比较幸运,关键是他在自己仕途的后半生遇到了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因此,尽管虞世南多次直言进谏,由于李世民的善于反思,善于纳谏,在政治上相对比较清明、宽容,虞世南没有因此获罪,遭遇贬谪。据史料上记载,虞世南虽然从外表看上去显得怯懦、弱不胜衣,但是性情刚烈,直言敢谏,因此深得李世民的敬重,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虞世南的书法很好地继承了二王书学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遒丽雅正,透露着一种清刚之气。后世对虞世南的书法评价也不少,美誉度也不低。像《书后品》里,把虞世南的书法列为上之下品,并评论道:“萧散洒落,真草惟命,如罗绩娇春,鹤鸿戏沼,故当(萧)子云之上”。《书断》卷中列其隶、行书为妙品,称其书“得大令(王献之)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存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之际,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宣和书谱》卷八以为世南晚年正书与王羲之相后先,又以欧、虞相论曰:“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先是说虞世南晚年正书水平略逊于王羲之,接着说虞世南的书法是优于欧阳询的。

遗憾的是,虞世南的作品在元代就已经很稀少,传世书迹刻石有楷书《孔子庙堂碑》、《破邪论》,行书墨迹有《汝南公主墓志铭》、《摹兰亭序》等。《唐人摹兰亭序三种》其中之一传为虞世南的墨迹。《淳化阁帖》里收录有虞世南书法真迹刻本有楷书《大运帖》,行书《去月帖》,行草书《疲朽帖》、《郑长官帖》、《潘六帖》等。《汝南公主墓志铭》为行书纸本,纵25.9厘米,横38.4厘米,藏于上海博物馆,是虞世南的唯一存世的行书墨迹,弥足珍贵。由于是草稿,文末没有虞世南署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