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孝感天》:郑庄公寤生因其母姜后偏爱其弟共叔段母子失和。共叔段不听妻谏,领兵袭取都城,为庄公伏兵所困,刎颈而死。庄公愤母助弟谋反。将武姜幽于城颖。发誓不到黄泉,不复相见。武姜既到城颖,哀伤幼子,终日啼哭。一夜,共叔段夫妻双双入梦。劝母勿再悲啼,耐心等候,庄公不久将迎母还朝云。事过境迁,庄公深自悔之,经颖考叔斡旋,掘地见母,以应“黄泉相见”之誓,迎母还都。 本剧的角色,是小生、青衣、老旦三人并重的,不过小生反调,要发挥刚音和膛音,比较难唱些(假使小生无此二音,便与青衣无别)。小生唱反调的戏,流传至今,只此一出(尚有“夜会、悲楼”和“重台”二戏,很久无人演出,我虽是学会了,但也没演过)。 黄桂秋 金仲仁 高庆奎 张鸣才 芙蓉草 京剧《掘地见母》剧照 “孝感天”唱得最好的要算徐小香。内行尊他为小生行的鼻祖,因为他武的能动“八大锤”,文的能唱“孝感天”,而且反二簧的调门,高至“正工”,又宽又亮,这自是难能可贵的事。徐小香以后,王桂官因为拙於唱工,於是余紫云、时小福和他的徒弟张紫仙等便常常反串“孝感天”的小生。 【反二黄慢板】 悲切切尊国母魂伤魄断 悔不该图兄位自惹伤残 辜负了生身母无依无伴 儿在那黄泉境也觉羞惭 唱词参考 再后些时:朱素云、德珺如(他是旦角出身的),这几位小生都有嗓子,也常唱“孝感天”。拿最近二十年的小生来说,只有姜妙香、俞振飞二位先生能唱。梅兰芳、尚小云二位也曾反串过。 孙菊仙 故友吴我尊先生一再告诉我:孙菊仙也反过“孝感天”和“监酒令”的小生,气魄是怎样的雄壮,腔调是如何的古茂,这二戏的旦角,都是吴先生给配演的,所以他能说出孙菊仙唱法的大概。可惜那时他正吐血,我在替他诊治,没好意思求他细说,不久他也作古了。这是一九三四、五年间的事,孙派的“孝感天”是这样的失传了。但孙菊仙反串的“孝感天”,其唱腔虽然古茂,忍伯也只是老生的风格,若由小生来唱未必见得完全合式。 我的“孝感天”小生唱腔,是先后向俞振飞、姜妙香、江子诚三位先生学得的,江先生反调里第二句“悔不该谋兄位骨肉相残”,和第三句“辜负了”三字的唱腔,简洁洗炼,而又缠绵悱侧,充分表达了梦境中的共叔段,那种曲折的情结,每一引歌,无不令人激赏。
孙春山增编的“孝感天”反调唱词 小生唱: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悲切切尊国母细听儿言。在生时拥百雉母恩非浅,悔不该图兄位自取伤残,公子封与祭仲谗言构难,致令儿兄弟们箕豆相煎。连累了生身母无依无伴,儿死在黄泉路难以心甘。 旦接唱:想当年儿也曾几番苦谏,寿筵前定密计起下祸端。不孝兄出誓言黄泉相见,铁石人闻此话也觉心酸。这也是天命定数有修短,劝国母也不必终日泪涟,未报恩来世里重亲慈范,千古来是何人百岁同欢。 陈德霖《孝感天》唱片 【反二簧慢板】 这也是天命定数有修短 孙佐臣操琴 这是姜妙香先生送给我的,他告诉我说,这里面有段故事:有一次徐小香唱共叔段,是堂会戏,一位很有名的旦角张紫仙唱卫氏,小生徐小香忽然唱了八句反调,旦角只唱四句,当场张紫仙算栽了。下来就向票友孙春山哭诉,要求他也编八句青衣腔词。据说真是巧腔迭出,每句不同样的,是孙春山得意之作。现在这生、旦各八句的唱腔是失传了,只保存得这些词句。我们试与原来的四句相比,显得他口诛笔伐,更进一步的贬低了共叔段反抗封建家庭的意识。(摘自何时希《小生旧闻录》) |
|
来自: cxag > 《京剧名剧名段名家名票文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