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总命令这位少将去设伏,路程只有几小时,但他走到一半,不走了

 湖边小馆55 2018-08-28

1950年10月,邓岳师长率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18师跨过鸭绿江后,经过连续五昼夜的急行军,越过新仑,于10月24日夜,接近北镇地区,巧遇先期过江的彭德怀。 彭德怀命令他们说:现在敌人是以机械化的行军速度,向北推进,北镇现在是志愿军的防线最前端,但志司的决定是,40军要推进到温井,在那儿设置防线。并特意叮嘱,40军这是第一次出国作战,第一仗一定要打好,要用双腿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车轮子赛跑。

接受了命令后,邓岳师长和政委张玉华,迅速将命令传达到全师,部队快速向指定地域急行军。但他们没走出多远,具体来说,就是刚走出大榆洞沟口,就听到了从熙川方向传来的隆隆炮声。邓岳师长那是久经沙场的将军啊,他1930年就参加了红军,在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西征转战,建立川陕根据地,参加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 在抗战时,当过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新四旅第十团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是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第七师师长,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战斗经验非常丰富。

他听到远处隆隆的炮声,眉头就紧锁了起来。为啥?听这炮声,118师跟敌人的距离,不过四十里路,如果部队再往前走,不仅到不了指定地点,而且,对敌情况不明,与小股敌人发生遭遇战倒没事,如果碰上敌人的大部队,纠缠上了,则完全失去主动。于是,邓岳决定不去与敌人争时间抢速度夺温井,他说:温井距北镇17公里,原命令要我们25日拂晓前赶到,按我们的铁脚板,几个小时赶到当无问题。但有可能在途中和敌人遭遇。敌人昼行夜宿,车载行军,能得到充分休息;而我们夜行昼宿,徒步机动,在人困马乏的状况下与敌人交手,非常不利,倒白白让敌人捡了以逸待劳的便宜。不如我们现在就放慢速度,缩短行军距离,以预期遭遇的姿态进占北镇至温井间公路以北高地,提前宿营,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就可将不利变作有利。

师政治委员张玉华、参谋长汤景仲、政治部主任刘振华都同意他的想法,当即作出部署:前卫第354团暂不过温井,在温井以北的丰下洞和富兴洞地区隐蔽休息、占据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准备阻敌北犯。师主力集结于两水洞和北镇地区,视情况投入战斗,倘敌不来,则明晚继续前进。同时保持无线电静默。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决定,它不仅直接带来了出国第一仗的胜利,也为整个战役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邓岳为此被主席赞赏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