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把青春献给了她――餐饮小吃,换回的是什么?(经验分享)

 昵称2879261 2018-08-28

八八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我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在“读书无用论”的热潮中,我离开了校园,真真切切的走进了社会。大摡一周之后,就开始了我漫长而又艰辛的餐饮之路。
我把青春献给了她――餐饮小吃,换回的是什么?(经验分享)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坐火车。从汉中到西安,短短不到三百公里的路程,却要在狭小而又拥挤的过道里站十四五个小时,虽然只有八元八角的路费,但在当时已经是很高了(父亲外出打工,一天才能挣回来一元两角五分钱),所以经常会有人想尽一切办法逃票。

经过一夜的颠簸,虽然有些疲惫,可是面对城市的高楼大厦,宽敞整洁的马路,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群,让我兴奋的不知所措。当时心中暗想,这才是我想要的世界。
我把青春献给了她――餐饮小吃,换回的是什么?(经验分享)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迎接我的却是一个大汽油桶改装的大蜂窝煤炉子,和正在噗噗冒气的面皮笼,以及脸盆大小的一坨面。它们最后都成了我最亲蜜最忠实的伙伴。

最早接触到的面皮(后来改称汉中米皮),不是现在这样调配好之后论“份”卖,而是用大米或面粉兑换,一斤大米换二斤凉皮,店家再收五毛钱的加工费,一斤面粉换一斤半凉皮,店家可以收三毛钱的加工费。一个夫妻店,一天可以挣二三十元,当然这都是纯利润了(当时一个工人的正常月工资才一百五十元左右)。我当时是帮工,管吃管住一个月四十元的工资,主要负责蒸凉皮和洗面,以及煮面筋。当时的房租确定很便宜,老板在一个工厂的生活区租的门面房才三十元一月,住房二十元一月。当然店铺的案板才是我的睡床。
我把青春献给了她――餐饮小吃,换回的是什么?(经验分享)

贫穷限止了我的想象。苦累当然是少不了的,可是我更羡慕老板两口子,每天可以收入二三十元。所以干活也特别勤快,总是希望能得到老板的赏识,有一天能帮助我开一家这样的店铺。我的勤劳没有白费,虽然直到最后老板也没有帮我开一家店铺,可是我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熟练地掌握了做凉皮的各种技术,如泡米,兑浆,洗面,淀浆,蒸凉皮等各个环节,为我以后开店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个人心得:做洗面皮,在活面的时候,可以加入适量的盐,活出来的面团更紧致,在洗的过程中不易糊浆。面筋最好挽成团用水煮熟,比蒸熟的更好吃。在做懒面皮时(不洗面的那一种),可以提前泡一些粉芡(红苕淀粉最好,五斤面粉一斤淀粉的比倒效果最佳),最后再加进面浆里,做出的面皮软筋光亮,观感口感都很好。(米皮的制作,请关注“难逃投入小吃行”,或头条搜索:“凉皮行业水深浪大,只有掌握了关键技术,才能赚得金银满盒”一文,有详细的介绍)。
我把青春献给了她――餐饮小吃,换回的是什么?(经验分享)

大约三四个月之后,自认为机会已经成熟了(老家一位同学前来投奔我,最起码有了一个帮手),怀揣着老板发给的一百多元工资,就此开始了我的“创业之路”。在找门店的过程中,还发生过一个小插曲:为了小解一下(当时西安市的公厕特别少),竟然被“三整顿”的(类似现在的城管人员)诈去了十元钱,还差一点被“饮马池”的居民暴打一顿……
我把青春献给了她――餐饮小吃,换回的是什么?(经验分享)

我――“难逃投入小吃行”,做小吃,我是认真的。用我从事小吃的艰辛历程,向你叙说小吃行业的不易;用不同方式,告诉你西安市面上流行的各种小吃的制作秘密。如果喜欢或有异意,请在评论区留言。有什么问题,请私信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认真回复大家。

谢谢浏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