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经济的角度看,清朝并不是亡于腐败,这一赔款彻底的压垮清政府

 铁血老枪 2018-08-28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财政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根本保证,大清王朝经历过康雍乾时期的盛世,那个时期的清朝国库丰盈、粮米满仓,大清王朝也经历过道光、咸丰时期的衰败,那个时期的清朝国库空虚、人们节衣缩食,甚至连道光皇帝穿衣服都要打补丁,由此可见,财政收入与国家的繁荣程度存在必然的联系,可是这条规则在晚清时期却被打破,众所皆知,晚清时期政治极其腐败、而且负债累累,但晚清时期的财政收入却在20年内整整翻了3倍,可清政府却被一个赔款彻底压垮,这是怎么回事呢?

光绪十一年,清政府财政收入:7708万两白银,支出:7286万两白银

光绪十五年,清政府财政收入:8067万两白银,支出:7307万两白银

展开剩余74%

光绪二十年,清政府财政收入:8103万两白银,支出:8027万两白银

光绪二十六年,清政府财政收入:8820万两白银,支出:1.11亿两白银

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财政收入:1.09亿两白银,支出1.34亿两白银

光绪三十四年,清政府财政收入:2.34亿两白银,支出2.37亿两白银

宣统三年,清政府财政收入:2.96亿两白银,支出3.01亿两白银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对于国家财政一直遵守'量入为出'的准则,也就是在大体上维持'收支平衡',这样可以保证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清朝前中期也一直奉行量入为出的准则,但在光绪二十六年,这一准则被打破,在财政收入大致不变的情况下,支出却突然增加了3000万两白银,导致光绪二十六年的财政支出远远大于收入,财政处于亏空状态,而这个亏空状态整整持续了20年,直到清王朝灭亡,这突然增加的3000万两白银是哪里来的呢?

光绪二十六年是公元1900年,1900年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事情,那就是八国联军侵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清政府需要支付战争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利息为4%每年,史称:庚子赔款。

在1900年前,清政府的财政就处于崩溃的边缘,巨额的庚子赔款使清政府财政支出大幅增加,凭借清政府的经济能力根本无法偿还,于是清政府开始增加税收,至1901年后,清朝的田税、关税、盐税、烟酒税由原来的二千万两增加到五千万两,原本就贫困的百姓生活更加窘迫,但是清政府仅仅增加税收还不足以支付庚子赔款,于是清朝开始举债外借。

1900年清政府因为庚子赔款向四国银行借了2383万两白银,后又因支付赔款而带来的财政亏空,继续向四国银行借了1.76亿白银,而这些借款足以将清政府拖入深渊。

庚子赔款彻底打乱了原本就脆弱不堪的清政府经济,清政府不得不盘剥百姓、举债外借用来还款,然后清政府又要继续盘剥百姓、举债外借来偿还银行的贷款,进而陷入了无限的死循环中,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这样说:清灭亡始于1900年,庚子赔款将清政府彻底置于死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