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腐朽为神奇!76岁北京老人把废料雕成天价玉雕,被封为玉雕大师

 昵称32353910 2018-08-28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从古至今,一说起玉石,人们总少不了赞美之辞,文学中也常用玉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比如玉树、玉泉、玉宇、玉照、玉女等。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玉石虽美,雕琢过程却十分清苦。

化腐朽为神奇!76岁北京老人把废料雕成天价玉雕,被封为玉雕大师

宋世义:中国玉雕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传承人

这位气质儒雅的老人,已经在玉雕行业奋斗了50余年,有着好几个响亮的称号:“首批中国玉雕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北京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做玉雕50多年,人称“玉痴”

在古时,玉雕是四大苦行之一,常年只有飞尘、噪声、硬石、冷水相伴。玉雕也是慢工,有时一个多月都磨不好玉料,干半年都出不了一个活。

化腐朽为神奇!76岁北京老人把废料雕成天价玉雕,被封为玉雕大师

宋世义从60年代进入玉雕行业后,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吃过的苦不胜其数:因为高强度的训练,手上经常拉出血口子,伤痕累累;17斤的手钻,一拿就是一天;雕刻时需要在玉石上滴冷水,双手一到冬天就冻疮……

“世人只见玉雕之美,不知背后之苦。勤奋、执着、悟性,缺一不可。只有坐得住,活儿才做得好。”

化腐朽为神奇!76岁北京老人把废料雕成天价玉雕,被封为玉雕大师

0.8毫米的精雕细琢

做玉雕,一般有绘图、雕琢、抛光等步骤,其中“雕琢”是最关键的一步。

玉石的质地非常坚硬,有的玉料硬度可以到摩式6.5度,而普通钢铁的硬度才5~6度。每一件玉器,都凝聚着智慧和心血。

化腐朽为神奇!76岁北京老人把废料雕成天价玉雕,被封为玉雕大师

现在的玉雕工具已十分现代化,大多是电动的工具,配合不同尺寸的砣。用电动工具虽然省力,却更讲求手眼的协调一致。

最小的砣直径只有0.8毫米,每一次雕琢的深浅都至关重要。玉石原料价值高昂,只要手稍微一抖,作品就可能无法挽回。

化腐朽为神奇!76岁北京老人把废料雕成天价玉雕,被封为玉雕大师

雕琢

抛光时,为了成品的质量,全部用手工完成。要用极细的砂条,沿着造型的轮廓小心打摩几十万次,才能让玉器呈现出圆润莹洁的质感。

化腐朽为神奇!76岁北京老人把废料雕成天价玉雕,被封为玉雕大师

手工抛光

因材施艺,化腐朽为神奇

在宋世义看来,玉雕虽然与材质密不可分,但也不能走极端,只追求好料、贵料。每块玉料都有个性和特点,通过技艺把玉料美的地方显露,不美的地方掩隐,量料取材、因材施艺,是一名玉雕人的基本素养。

化腐朽为神奇!76岁北京老人把废料雕成天价玉雕,被封为玉雕大师

宋世义《水玉观音》作品,把玉料的“绺裂”巧妙地做成书卷

化腐朽为神奇!76岁北京老人把废料雕成天价玉雕,被封为玉雕大师

《观音童子》作品,把玉料的“黄皮”巧妙地做成鹦鹉的小黄嘴

正因这种开放的想法,宋世义的作品无所不包,从巨制到小件,从浮雕到圆雕,人物、山水、亭楼、花鸟、动物,各式各样,让他赢得了“南顾北宋”的传奇称号。

化腐朽为神奇!76岁北京老人把废料雕成天价玉雕,被封为玉雕大师

宋世义作品细节

化腐朽为神奇!76岁北京老人把废料雕成天价玉雕,被封为玉雕大师

《海棠诗社》

化腐朽为神奇!76岁北京老人把废料雕成天价玉雕,被封为玉雕大师

《奔月》

年过古稀的宋世义,这辈子只做了三件事,琢玉、磨玉、爱玉。退休之后,他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希望更多有热心、德才兼备的年轻人参与到玉雕工艺的传承里来。

宋世义说,自己的责任不在于赚多少钱,更重要的是把这代人学到的东西传承下去,以文载道,以艺养心,艺术是要教化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