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一样的80年代审美

 迈克尔罗杰斯 2018-08-28

如今的超级摩托车,清一色追求的是轻薄、灵巧、精悍、犀利。但是历史不全是如此,上个世纪80年代,1000mL排量级超级跑车流行的审美品位很有特色,全身包裹着完整的导流罩,外观优雅流畅,造型魁伟大气,与现在崇尚的轻巧苗条大异其趣。

彪悍硬朗

与当前超级跑车相比,80年代的超级跑车可以称之为重型跑车——不仅拥有1000mL级的多缸发动机和强悍的动力输出,而且体型庞大、重量超标,如同侏罗纪时代的凶暴蛮横的恐龙,既生猛又粗壮,本田CB1100R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车型。

自1971年以来,在澳大利亚最大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嘉实多六小时赛上,本田就没有获得过冠军,这让当时已经强劲崛起的本田感到“很受伤”。为了挣回面子,80年代初期,本田推出了用于参加嘉实多六小时赛的赛车CB1100R。由于当时参加公路耐力赛的赛车必须是量产型摩托车,为了符合比赛规则,本田将CB1100R投放市场,1981年的RB型号生产了1050辆,1982年推出的RC型号是1500辆,1983年推出的RD同样只有1500辆。这些针对比赛而推出的市售跑车,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因而备受玩家推崇。

如果以现在的观点来看CB1100R,显得有些难以理解,因为太大太重了!首先是整车的尺寸让每个骑手感到吃惊,CB1100R是如此庞大,以至于如果泊在拥挤的停车场,那么要将它小心翼翼地倒出来时,你不得不花费上一番力气。这匹高头大马的CB1100R不仅块头大,而且分量也不轻,235kg的重量会让小个子的骑手忙活出一身汗。此外,CB1100R贯彻了当时流行的审美观点,勾勒出见棱见角的线条,甚至连头灯都是方方正正,给人硬朗大气的感觉。显然,按照现代跑车的设计理念来看,如此重量的重型跑车并不适合竞速,庞然大物的造型也会造成很大的空气阻力;但是只要你启动发动机,听听这台排量为1062mL的并列四缸发动机的高频嘶吼,那么你就会确认这是一辆真正的重型公路赛车!

CB1100R

发动机型式风冷,DOHC 16气门,并列四缸发动机
缸径×冲程70mm×69mm
排量1062mL
最大功率84.6kW(9000r/min)
最大扭矩98 N·m(7500r/min)
燃油供应方式凯信化油器
变速箱5速
悬挂系统(前)套筒式前叉,空气辅助减震
(后)双筒减震器
燃油箱容积26L
整备质量235kg

全包车体

80年代跑车一个很突出的审美特点,就是武装了完整的导流罩。在此之前,大排量摩托车基本上都没有这种空气动力学的装置;与现在的超级跑车相比,80年代超级跑车的导流罩则显得又大又完整,更偏向于运动旅行摩托车的装备。

1988年宝马K家族的新成员K1就是这样的代表。从外观来看,K1的设计造型贯彻了先进的空气动力学理念,配置了经过风洞测试、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完整导流罩,具有出色的防风保护能力;为了进一步降低空气阻力,K1的转向灯嵌入了导流罩。宝马工程师精心推敲K1车把、坐垫、脚踏构成的人机三角,帮助骑手获得便于运动且舒适的驾驶姿势。由于出色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尽管K1分量不轻,但是仍然具备很强的加速性能,0-100km/h加速耗时不到4s,极速可以达到240km/h。

K1不仅设计先锋前卫,而且秀外慧中,即是首款装备了发动机电子管理系统的摩托车,也是宝马摩托车的第一台四气门发动机。由于汽缸的充气效率得到提高,再辅以新的博世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因此这台排量1000mL级的水平纵置四缸发动机动力性能显著提升,最大功率是74 kW(8000r/min),最大扭矩则为100 N·m (6750r/min),成为当时宝马摩托车搭载的动力最强的发动机。同样值得一提的是,K1还是世界上第一款装配了全控制三元催化转化器的量产型摩托车,对于减少排放、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宝马K1

发动机型式液冷,DOHC每缸4气门,水平纵置四缸发动机
缸径×冲程67.0mm×70.0mm
排量987mL
最大功率74kW(8000r/min)
最大扭矩100N·m(6750r/min)
燃油供应方式电子燃油喷射系统
变速箱5速
悬挂系统(前)套筒式前叉,行程135mm
(后)BMW Paralever,行程140mm
车架钢管空间车架
燃油箱容积22L
整备质量234kg

运动旅行

前面所述的体型庞大、重量超标、动力强劲、配置全包式导流罩等特点,其实已经暗示了80年超级跑车的定位——不错,与现在的超级跑车相比,80年代超级跑车更偏向于大型运动旅行摩托车,只是缺少了侧箱、顶箱等出行装置而已!

1987年本田推出重型跑车CBR1000F典型地反映出这一特征。CBR1000F安装了全包式导流罩,流线型的车体看起来动感十足,在运动同时兼具较强的长途旅行能力,不但动力充裕、操控平稳,而且乘骑舒适,具有出色的防风保护能力。乘骑舒适性方面CBR1000F的口碑很好,座高比较适中,且坐垫宽厚舒适,长时间行驶不易感到疲劳;由于采用了长达1505mm的轴距,体型修长的“飓风”提供宽敞的空间,无论骑手还是乘客都感到惬意自如。部分骑手抱怨“飓风”没有在座垫下设置小型储存室,不过本田工程师在车体上安装了四个挂钩,算是弥补了不足,且安装侧行李箱方便快捷。考虑到CBR 1000F拥有较强的长途旅行功能,因此本田将油箱设置得比较宽大,容量达到21L,加满油之后跑完300km不成问题。因此,与其将CBR1000F当作超级跑车,不如将之视为“运动旅行家”更贴切。

本田CBR1000F

发动机型式液冷,DOHC每缸4气门,并列四缸发动机
缸径×冲程77mm×53.6mm
排量998mL
最大功率96.2kW(9500r/min)
最大扭矩104N·m(8500r/min)
燃油供应方式凯信化油器
变速箱6速
悬挂系统(前)正立式前叉
(后)单筒减震器
燃油箱容积21L
整备质量273k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