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盘游戏 丨 诺依曼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解读

 黄沙流留 2018-08-28

个体的每一次有意识觉察范围的扩张,都涉及心灵再次经历从头开始的发展过程,无意识的内容才能够进入到意识的层面。每一次新的觉察,都要经历心灵净化的所有的阶段。


在考察心灵发展的过程中,有这样的三个纬度:



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发展理论(三岁之前),诺伊曼理论与卡尔夫理论的对应如图



解读诺伊曼

  第一阶段“原始关系”:

这个时候孩子还无法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孩子与母亲之间共享彼此的潜意识,母亲与孩子仿佛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儿童在形成自我意识之前,原型母亲与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分不开的,儿童的自性其实是母亲自性在儿童身上的一个展现。儿童的体验是“身体—自性”的过程,是儿童通过皮肤体验外部世界的过程;通过消化道来感知内在世界的过程;与母亲的不断接触,儿童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独立的自我。母亲不断的抚摸,包括他吃的感受是不是很好,外界环境带给他的感觉是不是好的,这个跟我们所知的儿童的第一个自我,是躯体自我,是一致的。



儿童在沙盘中,出现了很多食物,表明他在滋养自己,也许他目前的心理就处在第一个阶段。诺伊曼还发现这种母子阶段的早期,儿童对所有精神和心理的体验都是身体的、有形的。外部的现实还没有与灵魂和精神的内在世界进行分离,他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就是说儿童如果在早期有没有被精心的照料,直接影响她对自己的体验。他是“好”的,还是“坏”的,他是值得被爱的,还是不值得被爱的。

 

母子关系的质量决定了个体所有关系的质量。这包括个体与他人事物和世界的关系,也包括与自己心灵内在体验的关系。儿童对母亲的早期体验是原型性的,所以婴儿也会受到其他积极母亲原型的影响,比如,我们知道的母亲原型:大自然,像大树、花园这类具有母亲原型特质事物,也会给人格的形成带来影响。拥有稳定、安全的母子关系,另外一个表现就是个体具有承受丧失或者伤害的能力,一个健康的稳定的母子关系,会让这个儿童可以承受丧失,或者可以承受被伤害的能力。



积极的母子关系有助于孩子情商和性格的发展。在安全健康的母子关系中母亲充当了孩子的自性,以一种补偿的形式来调整婴儿受到内在和外在创伤性的经历。母亲把孩子抱在怀中,用她特有的,安抚性的语言,在他耳边喃喃低语,用这种方式让孩子在感受到恐惧或焦虑时得到安抚,重新获得平静。

 

母亲的缺失会造成儿童缺乏与世界的联系,这会对个体的自我保护和成长发展的能力带来根本性的损伤。如果儿童经历了一些创伤性的事件,比如:生病了,或者是手术带来的与父母的隔离,或者母亲产后抑郁等,儿童尚未体验到自己的身体与母亲的身体是彼此独立的,他就会把这种身体感受到的混乱等同为母亲的缺失。他失去了一个确定自己存在的客体,在他的感受里,母亲就是缺失的。


这种感受会给孩子带来低自尊。所以如果个体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没有得到疗愈和转化。他就会把这种对自己的诋毁和谴责,看作是一种既定的模式,既定的事实。


  第二阶段的是与父母的分离

第一个阶段,孩子与母亲处在一体中,我们把它叫做混沌未开,然后,这就是我们道家说的一生二。接下来,孩子就要从这个混沌中分离出来,或者我们叫分化出来。阿诺伊曼和卡尔夫,把儿童发展第一阶段,心灵的这一维度称为母系的。母系的,这一能量的特点是混沌无序的、黑暗的、未知的并以感觉为导向的,是在潜意识的领域范围。随着自我的发展,开始进化出男性的力量,其特点是:清晰明确、界限分明、理性和有意识的觉察。男性力量进化出来,孩子开始与母亲进行分化。



心灵最初体验到两极对立的形式是将母亲分为好妈妈与坏妈妈,这与客体关系理论很像。诺伊曼指出,在这个娇弱的年龄阶段,婴儿依然依赖着自己的母亲,幼儿会将自己的独立主观体验为孤独,并导致了心灵最初的两级对立体验。在形成健康自然的自主性感觉的过程中,新体验的不确定性让孩子感觉到焦虑。蹒跚学步的孩子,把这些消极的体验归因于母亲,主观上体验了糟糕的妈妈、坏妈妈。这个阶段当中,孩子的沙盘里,可能会有成对的沙具出现,一对一对的,一生二,出来对立的、成对的、或者战斗的主题。很多儿童会呈现战斗场景,这也是一种对立。


  第三阶段:

在充满爱与安全感的环境下,大约三岁左右孩子的心灵,会开始经历一个中心化的自然过程,诺伊曼称为“趋中性”;卡尔夫称作自性的群集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灵脱离母亲的心灵,进入到自主整合、并被具有核心影响力的自性原型所指引的阶段中。儿童会经历深刻的中心化的内在体验,并在主观上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儿童早期对自性的体验,是人类中心说的一种形式,是指儿童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人、事情都是围绕着他来展开和发展的。早期自性的群体都会有一个中心点,围绕这个中心来组织他的心理内容。沙盘的表达中,我们非常熟悉的是曼陀罗,就呈现了这样的主题;同样,卡尔夫提到的自性的群集也是同样的主题,比如集市,有很多的人,很多东西;或者我们看到有的孩子会用很多贝壳,集中在一起做了一个东西,这也是一个群集,相同的东西,聚积在一起。经历了前面的两个阶段,母子一体化,与母亲的分离,潜意识的东西被带到意识中,沙盘的内容到此显得非常丰富。



在这个阶段,来访者开始不断修复重整心灵的内在秩序,即使是严重的创伤与失调,也会被自性所容纳与把控着。


诺伊曼认为,当孩子成功的形成了与母亲分离的感觉,能够与母亲建立关系,并把自信群集为个体人格的中心之时,自我就开始形成。在这个基础上,自我沿着发展的阶段循序渐进,直至形成具有独立意识的能力。自我的发展在第一阶段就开始出现,慢慢地成为诺伊曼所说的“自我—自性”轴的一极。诺伊曼认为趋中性不仅为自性的中心话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作为意识中心的自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卡尔夫:

把洛温菲尔德的“游戏王国技术”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相结合,用了“沙盘游戏”来命名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是“沙盘游戏”的创始人


 诺伊曼:荣格的学生,著有《大母神》、《儿童:初期人格的结构与动力》等。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