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宕无期,无法淡定。为了这部书,张元济不得不责问商务印书馆同人:何以终印不出?

 星河岁月 2018-08-29


一方清同光间女作家周颖芳,一方民国出版家张元济——弹词小说《精忠传弹词》将两代人连接在一起,又成就了现代俗文学出版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佳话。


01


弹词小说家周颖芳


明清以来盛行的弹词直接渊源于宋金元的诸宫调。诸宫调本有南北曲之分,在北方演变为鼓词,南方则成为弹词——南方的叙事诗。最著名的当数苏州弹词。只说不唱的称大书(又叫平话),以说《三国》《水浒》《金枪传》等英雄故事为主;有说有唱的称小书,以演才子佳人、市井传奇为主。据赵景深《弹词研究》介绍,弹词可分为叙事、代言两大类。叙事的可称“文词”,只能在书斋中看,完全用第三身份作客观叙述;代言的可以称为“唱词”,即除第三身份叙事外,也用第一身份表演或演唱。“唱词”能在茶馆、书场中唱给听众听。笔者认为,“文词”实际上就是弹词小说,“唱词”才是演员的演出脚本。

文学史研究者公认,明代蜀人杨慎的《二十一史弹词》是最早的叙事性弹词。清乾隆、雍正以后代言体弹词逐渐兴盛。说书本是平民化的艺术,一桌一椅一壶茶,无须戏台、行头和布景,一个两个演员就能吸引许多听众。随之也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文词”类弹词作品,赵景深的书里选录《天雨花》《岳传》弹词两种与《庚子国变弹词》为代表作,予以介绍。两种《岳传》其一即周颖芳的《精忠传弹词》。

周颖芳(?-1895),字惠凤,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父亲曾任杭州太守,母郑澹若(1811-1860),也是一位弹词作家,创作有《梦影缘》四十八回,约80万字。《梦》完稿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属弹词小说中较少的“杂糅神仙类”题材。郑此外还有诗集传世。周颖芳显然受其母影响,自幼有慧性,通书史,工吟咏,亦喜好弹词。1860年,太平军攻陷杭州时,父母双双殉难。时周颖芳随丈夫桐乡严谨(叔和)出仕贵州石阡太守,同治乙丑(1865年)遇苗民变乱,严谨殉难。周颖芳强忍悲痛,携六月孤儿,扶柩跋涉数千里回到家乡,赁居海宁桐木村马氏远山馆。她的生活遭遇多少与她的母亲相似,但她将余生献给了文学事业,创作了弹词小说《精忠传弹词》三十六卷、七十三回,以及《砚香阁诗草》二卷。

周颖芳去世后,《精忠传》手稿一直由她儿子严开第(少吾)保存,庚子(1900年)与民国初曾请人整理并撰序,但没能印行。直到严少吾找到张元济,请商务印书馆出版,母亲的遗愿总算得到了实现。然而,好事多磨,此书出版有些曲折。


▲严少吾致张元济信及张批注


02


批评编译所:“何以终印不出”


1926年张元济从商务印书馆监理任上退休,除了担任董事会主席外,主动揽下了古籍出版一大摊子事务。其实,从他留下的大量信札中,我们不难发现他还关心着商务其他书籍的出版印行,经他推荐、过问的书稿不知其数,两次亲自复信回答《精忠传弹词》出版延迟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精忠传弹词》什么时候交到商务?合同规定怎样?现不清楚。但肯定在1926年之前,但到1929年秋还没出版,严少吾写信催问。张元济1929922日在复信里说:“奉中秋后四日手教,谨诵悉。太夫人遗著《精忠传弹词》至今迄未排印完毕。迟缓之咎,实无可辞。惟弟辞职已四年有半,不谋其政,祇有愧歉而已。已将尊函转送敝公司,请其查明迳复。迩来工人工作异常疲钝,其所由来,想明达定能鉴及也。”(《张元济全集》第2卷,第4页,商务印书馆20079月)这是第一次查询。半年多后的1930411日,严少吾再次致信张元济,谓:“前让版权先慈所著《精忠传弹词》一书为时已久,排印完成,原本亦经交下,乃订定代价四十部迄今未送来,希便中力为一催。”(《上海图书馆藏张元济往来信札》第12册,第407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10月)这封信提供的信息说明,排印已经完成,原稿已归还严氏,但答应送的样书40本未见送去。415日,张将严少吾来信批转给编译所长何炳松,一改平日平和的口吻,严厉批评编译所拖延,明显有些生气:

何柏丞先生台鉴:此书尚系弟未离公司时经手之件,后来催问亦已不知经过多少次,何以终印不出?又,严又陵先生遗著汇刻商定亦已数年,顷其公子伯玉来寓严词诘问,弟无以对之。乞代问出版部,究有出版之希望否。倘蒙明确示覆,至深感荷。

弟张元济顿首(出处同上)

“何以终印不出?”是有点分量的。信中又提及严复遗著出版也被延宕的事,这在商务印书馆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张元济当然感到生气。同日,他复严少吾信,那只有道歉了:

少吾先生惠鉴:奉手示,以太君遗著《精忠传弹词》出版事见询。弟离馆已久,前曾迭次催询仍延未出版,兹辱谆嘱即经转知敝馆编译所,请其加意督促尅期出书。旋得复,谓已将排印情形径由该所专函奉闻,想邀察及矣。专此奉复。袛颂

台祺。         张元济顿首  十九年四月十五日(出处同上,第4册,第343页)

此信发出时,编译所附去一信,说明情况与“尅期出书”的保证。当时正是商务营业兴旺期,出版的书很多,印刷确实极忙,但一本通俗文学书《精忠传弹词》被耽误几年,连严复遗著也被延宕,原因可能很多。张元济一信里含蓄提到“迩来工人工作异常疲钝”,即当时连续的劳资纠纷而造成怠工、罢工事件。据研究者统计,1926年后商务印书馆的劳资争议趋上升态势。19277次,19283次,19295次,19306次。每次少则几天,多则一两月,甚至更长。如19291月全馆因增加工资矛盾引发怠工等13天,同年6月印刷所怠工也持续13天。(林英《商务印书馆劳资争议研究》第31页,武汉大学博士论文)这恐怕也是影响一些出版物迟延印行的因素之一。


▲《精忠传弹词》


03


从《说岳》到《精忠传》


经过张元济的干预,《精忠传弹词》一书终于在19312月出版。作者的特殊生活经历,让此书蒙上一层更加悲壮的色彩。自南宋开始,岳飞的故事就广泛流传于民间。到了元代、明代更为风行,成为说话艺人、戏曲、小说家的创作题材。如《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武穆精忠传》等平话、杂剧、传奇等盛行一时。清代钱采编次、金丰增订的长篇传奇小说《说岳全传》,是流传最广的一种。小说通篇以说书人口气叙述岳飞英雄的一生,充满传奇精神。例如岳飞单枪闯敌营、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牛皋将金兀术骑于胯下大笑而死等情节,都写得绘声绘色,极富感染力。小说二十卷、八十回,前六十一回写岳飞的英雄事迹,后十九回主要讲岳飞被害后岳雷扫北等故事,寄托了人们对英雄的怀念与新一辈英雄的期待。

《精忠传弹词》全书700余页,精装一厚册,扉页署“泉唐女士周惠凤颖芳氏著”,“男开第恭校”,“女杏徵、燕徵、祺徵,媳敬徵、玉徵、颐徵同校”。可谓全家出动,共同完成。正文前有多幅人物插图,配以诗句或联语,大部分由作者与其子女所作。如“岳武穆王”图为周颖芳配联语:

纯孝更精忠,今古群臣推独步;

经文兼纬武,春秋壮志叹无双。

全书共七十三回,第一回“降天星双禾成瑞  蒙彩凤百里寻贤”,末回“祀圣庙墓顶加封  进霞觞情关集乐”。每一回有说白,有唱词,文学色彩很浓。故事基本上根据钱采、金丰所编《说岳全传》的内容创作,不同的是,女作家删除了《说岳》原书中大鹏鸟与女土蝠冤冤相报的荒诞情节,增加了岳飞的家庭生活等细节,还塑造了巾帼英雄岳夫人的形象。正如徐德升撰于庚子春三月的序文说:“周夫人素慕汉关壮缪、宋岳忠武之为人,忠义之气根于性成,而又痛失夫子没于王事。暇日排闷,偶检阅精忠传说部,因内有俗传大鹏女土蝠冤冤相报等事,不然其说,叹曰:‘从古邪正不并立,小人道长,君子道消,若再设以果报,则将何以辨是非而励名节?’爰提笔补作《精忠传弹词》三十六卷。”另一篇写于民国元年李枢序也写道:“太夫人固巾帼须眉,生平爱慕古名臣,以宋岳忠武为首推。因就世传之精忠传说部,辨其讹而求其是,改为弹词若干卷,冀其精忠事迹,家喻户晓,不惑于无稽之谈。用心亦良苦矣。”

如今能看到该书的版本,除商务印书馆19312月初版外,尚有19354月“国难后第一版”,旧书市场上已成抢手货,价格不菲。因此近年还有复印本流传,可见读者对这样一本通俗文学作品之钟爱。当然现今书坛上“岳传”是平话家的剧目,似没有弹词艺人来弹唱的。因此,赵景深把《精忠传弹词》编入《弹词研究》“文词编”代表作之一加以介绍,也说明了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殊不知,没有上述提到的几封信札的现世,人们很难知晓此书诞生背后的曲折故事,以及与出版家张元济的一段因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