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农民在这场革命及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

 天涯军博 2018-08-29
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作用: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双减政策(抗战时期)
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土地改革(解放战争,实际时间是1947—1948年)
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4)土地改革(过渡时期,实际时间是1950—1952年)
政策: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
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