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俄罗斯“军队-2018”国际军事技术论坛上,俄国防部如期与苏霍伊公司签署了第一批苏-57生产型的采购合同,但数量只有……两架,将于2019年开始交付。同一天(8月22日)俄国防部也“慷慨”地赋予米格公司6架米格-35的订单,用于装备俄空天军“雨燕”飞行表演队,取代其老旧米格-29。 这两种新型战斗机的首批采购数量让人大跌眼镜,在“军队-2018”开幕前,俄罗斯红星电视台曾引述联合飞机公司董事长尤里·斯柳萨里的话说,俄国防部将在论坛上签订12架苏-57的合同。至于米格-35,在2017年的揭幕仪式上前俄空天军司令维克多·邦达列夫曾信誓旦旦地宣布,米格-35“将在未来几年中取代俄空天军的所有现役轻型战斗机”……惨淡的采购数量凸显出俄罗斯的经济困难现状,俄国防部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但与苏-57和米格-35这对难兄难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伊尔库特公司的苏-30SM作为非嫡系“侧卫”改型却始终顺风顺水,俄国防部表示在2018年底前将继续与该公司签订36架苏-30SM的购买合同,这批飞机将分3年交付。从2012年至今俄国防部已经订购了116架苏-30SM,加上这36架就是152架,使苏-30SM成为近年来俄空天军装备数量最多的新型战斗机,超过苏-35S的98架和苏-34的124架。 如果加上印度、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国购买的的苏-30MKI/MKM/MKA/SM,那么该机的总订购数量就超过了500架,成为产量最大的“侧卫”家族成员,伊尔库特公司以非嫡系身份成功完成了对苏霍伊公司的逆袭。 那么,苏-30SM为什么如此畅销呢? 这首先要感谢印度。伊尔库特公司下属的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在1995年开始研制苏-30MKI时,该机只是一个专为印度研制的外销项目,其三翼面气动布局、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AL-31FP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都源自苏霍伊公司的苏-27M大改,当时还远未成熟。印度投入的数十亿美元研制经费帮助经济困难中的俄罗斯企业发展成熟了上述先进技术,为推力矢量型“侧卫”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12年3月,伊尔库特公司完成了苏-30MKI/MKM/MKA出口型战斗机订单后,该机的生产线面临关闭境地,这是因为俄罗斯国防部传统上只从苏霍伊公司下属的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和新西伯飞机制造厂订购“正统”苏霍伊战斗机。为了帮扶伊尔库特,俄国防部决定先从该公司订购30架苏-30SM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直到找到下一个出口客户。苏-30SM脱胎自苏-30MKI,基本上是后者的俄罗斯国产化型号,只是使用俄制航电取代了该机的法国和以色列制航电。 但苏-30SM服役后出色的表现给俄空军留下深刻印象,再加上苏-30SM的研发成本早已被印度消化,因此该机的俄国防部采购价格仅为3000万美元,远低于苏-35S的近5000万美元。因此俄国防部一发不可收拾,至今持续订购了152架。 其次从技术水平上看,苏-35S的确在飞控、雷达、电子战系统、空战性能上比苏-30SM更加先进,但两者之间差距并没有明显被拉开,同属俄标4++代。但与2017年下半年才完成第二阶段国家试飞的苏-35S相比,苏-30SM是一种早已经成熟的机型,装备部队后就能很快形成全部战斗力。 最后苏-30SM作为一种双座战斗机,其双座构型除了能提高该机执行复杂空空和空地任务的效率外,该机还是一种合格的教练机,后座具有复式操纵系统和全套座舱显示器。所以大量装备苏-30SM有利俄空军培养和维持一线战斗机飞行员队伍规模,待俄罗斯经济好转批量装备苏-57隐身战斗机后能实现顺利过渡,不至于造成人才流失。 |
|